image
20200407

疫情防災第二波:嚴防失業與經濟衰退衝擊

 台灣過去四個月的防疫表現,已經拿到很好的成績單,但進入4月之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挑戰,已經來到第二波,這次不僅要繼續防範公衛層面的衝擊,還要抵禦失業人口暴增、進出口貿易凍結、國內消費緊縮、以及企業現金流量枯竭、股票等資產價格下跌所引發的金融緊縮。

 第二波的挑戰複雜度遠遠超過前一波,第一波公衛層面的防疫作戰固然專業,卻有簡易、清晰的指標可以看出成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所公布的確診人數、境內外感染源的分類、以及最終的死亡人數,都是極為明確的數據,即使是涉及供需問題的口罩、泡麵、衛生紙等物資,也可快速算出供需,及早反應。

 即將面對的第二波衝擊,不只殺傷力遠超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涉及到所有2,300萬國民的生計,解決方案更不能只靠簡單的「隔離」二字。在第一波的抗疫戰爭中,我們養成「公衛至上」的集體共識,取得對病毒堅壁清野的勝利,但是在第二波的戰爭,卻必須在公衛、經濟、就業與財政等不同層面的國民利益之間取捨,「公衛至上」的政策手段必須讓位,升級為追尋「全民最大福祉」,必須達到保護就業、穩定經濟、避免財政危機等目標。

 在3月底的G20領袖峰會,各國共同設定的防疫目標是「強化因應疫情的醫療體系、穩定全球經濟與社會安全、奠定經濟復甦的基礎」,簡而言之,先進國家正努力在「公衛、就業、與經濟穩定」三隻腳之間找到平衡點。

 我們必須指出,這次病毒引發的經濟蕭條,現在才是剛剛開始,不只時間會延長,傷害的範圍也遠超過大家想像。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上周末的 WHO會議中,提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警訊,在全球189個成員國中,已經有超過90國向IMF提出緊急救助申請,估計至少需要2.5兆美元的救助金,才能將這些國家從財政破產、金融崩潰的邊緣拯救回來。

 已經向IMF申請救助的財政危機國家,還不包含土耳其、阿根廷、印度、南非等大國,這些人口眾多、經濟規模龐大的國家,都面臨債台高築、求救無門的壓力。4月3日,信評機構惠譽(Fitch)將南非主權債信評等降到「BB」,比最低投資級評等還低兩級,直接歸類為「垃圾」等級,標準普爾的模型顯示,印度、印尼、墨西哥、哥倫比亞等主權評等即將跌落到垃圾等級。至於阿根廷已經陷入實質破產,土耳其過去兩年仰賴貨幣貶值、吸引大量觀光客來獲取政府與企業的償債現金流,如今觀光客歸零,土耳其再度倒債也在倒數計時。這還要再加上災情慘重的義大利與西班牙,這兩個國家是歐盟體系內「大到不能倒」的大國,歐盟各國但求自保,連德國都反對發行歐盟債券來為義大利與西班牙籌資。這兩個國家的財政問題,已經引發歐盟解體的壓力。

 約有1百個國家同步財政破產的危機,絕非危言聳聽,台灣受到衝擊也難以避免。行政院長蘇貞昌將紓困預算提高到10,500億元,初步固然有穩定人心的作用,但是無法長久。且政府財政肯定難以支應後續的需求。例如補助艱困行業員工每人每月2萬元的薪資,以及計程車等自營業者每人每月1萬元,僅僅三個月就要816億元,政府一肩扛下這192萬人,等於負責20%勞工的生計,問題是,三個月後疫情不會結束,全球失業狂潮、新興國家政府財政崩潰的海嘯不會平息,因此,政府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能把所有籌碼一次性的用盡。

 我們觀察,疫情在未來兩個月結束的機率甚低,中國大陸封城已經超過三個月,至今經濟活動未見恢復;美國政府通過2兆美元紓困特別預算之後、還要繼續加碼第二波紓困,所傳達的訊息就是準備長期抗戰。川普發津貼給中低收入戶不會只發三個月,因為在11月的選舉投票之前,任何把社會福利收走都會導致候選人敗選。

 而要做長期抗戰的準備,就必須將目前「公衛至上」的民意,逐步轉向「公衛、就業、與經濟穩定」三足平衡的第二波抗疫戰略。清明連假墾丁人潮是一個好例子,一天5萬人的流量,只有正常假期一半不到的人潮,但在「公衛至上」的理念下,應該全數清光;然而,墾丁有數萬就業人口,5萬人每天會帶來超過1億元的營業額,這些不是政府扛得起的。

 第二波的防疫作戰,應該兼顧「高度防疫」、「業主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等多元目標,避免摧毀式的防疫。必須擴及經濟部、勞動部、金管會、財政部,外加文化部、交通部等部會,各部會應該發展出「高度防疫」與「維持基本動能」兼顧的政策,避免經濟活動全面窒息。因為,政府沒有能力長期扛起所有人民的生計,長期而全面的禁止聚會與商業活動必定導致災難性的經濟崩潰,我們必須在公衛、就業與經濟穩定之間找到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