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408

掌握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轉型時機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逐日攀升,疫情對於各國經濟的影響層面也漸趨擴大。目前新冠病毒已擴散至180多個國家,全球確診人數超過120萬;影響範圍不論就國家數或確診人數,遠遠超過原先的想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更以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世界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向世人提出示警。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前發布三月份各國經濟展望,從報告中可以發現,對於今年全球經濟情勢確實找不到樂觀的理由。以中國、美國和歐元區三大經濟體為例,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降至1.4%,過去支撐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今年的前景展望也面臨嚴峻考驗,消費和出口兩大引擎更可能出現罕見的負成長。美國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根據報導,美國確診案例數已超過30萬人,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年美國GDP將為負成長,其中影響全球經濟至鉅的美國民間消費及商品與服務進口皆可能從往年的穩定擴張轉為緊縮,隱含今年全球景氣寒冬將至。而歐元區今年景氣同樣可能出現衰退,現階段能夠支撐區域內經濟成長動能的唯一來源,僅剩成員國的擴張性財政支出。

 焦點轉回台灣,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向來對全球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僅能被動應對,在當前各界普遍對今年全球經濟前景抱持悲觀預期下,我們自然沒有太多樂觀的本錢。中央銀行報告指出,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無法保二,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亦坦承,倘若疫情到第三季還無法獲得有效控制,不排除今年經濟成長率還有下修的可能。綜觀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傳遞管道,已從供給面、心理面逐漸進入改變人們生活與消費型態的需求面衝擊。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轉動整個地球(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shall move the Earth)」,如今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也讓世人深刻體會,一隻無法用肉眼窺見的微小病毒,如何給全體人類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巨大轉變。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總體經濟指標終究只是反映百工百業的平均表現,倘若仔細觀察總體經濟趨勢下的個體行為,即不難察覺在此次疫情蔓延下,蘊藏著許多攸關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商機。根據市調公司東方線上的調查研究,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在時間的運用與分配上已悄然改變。近四成受訪者表示,近期待在家中的時間較以往增加,平均而言(不論上班日或假日),居家時間至少增加1.7個小時,高敏感度民眾的居家時間更增加了4個小時,而以往固定從事的人際交流(如宗教活動)、戶外休憩(如登山、健行)或人潮密集活動(如旅行和逛街購物),在時間分配上已比平常減少,反觀從事居家活動(如上網、收看線上影視、電玩娛樂等)的時間則有顯著上升。外出與居家時間分配的微妙變化,反映在消費行為上,最直接影響的便是以經營實體店面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商家。

 根據經濟部統計,2月份國內整體餐飲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了17%,比起1月份更下降近30%,而與餐飲業密切相關的綜合商品零售業,同樣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以百貨公司為例,2月份國內百貨公司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滑25%,較1月份衰退幅度更高達36%,反觀經營電商平台的無店面通路業者,2月份營業額則較去年同期逆勢上揚29%,由此可見雖然同樣面臨疫情衝擊,但對於不同經營型態的業者而言,所遭遇的機會與挑戰卻截然不同。事實上,近年零售業對於應用科技發展智慧零售已形成一股潮流,業者對於零售科技的投資金額也逐年增加。國際市調機構Gartner指出,各國零售科技的投資總額已逾2,100億美元,預期將促進全球零售業者進行數位轉型。過去最為人熟知的智慧零售印象是純電商平台,但隨著消費者體驗與精準行銷成為顯學,近年智慧零售的發展也演化至零售3.0,即從過去的線下(實體店)、線上(純電商),正式邁入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Online to Offline, OTO)的新零售趨勢,期能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滿足消費者需求,強化對消費者偏好的精準掌握,並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黏著度。

 前述智慧零售案例只是眾多利用科技創新打造產業利基的縮影。我們認為,值此疫情蔓延之際,除了防疫工作需要持續有超前作為之外,可以預期的是,政府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將是國內景氣的保衛戰,政府不僅要幫助受創企業渡過難關,也應秉持防疫超前部署態度,協助產業推動轉型工程,以建構我國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加速復甦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