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925

推動勞保年改 執簡馭繁是不二法門

 行政院勞動部原訂在今年底前提出勞保年改方案,俾透過「超前部署」,化解勞保基金預計於2026年破產的未爆彈。但在經過幾個月召開多場「勞工退休生活保障制度未來走向」研商會議後,卻於17日晚間突然發布聲明,指出考量近期社會對勞保年金改革意見分歧、差異過大,在未能取得共識的情況下,只好暫緩改革方案的規畫推動,而且「目前無任何具體時程」。

 相較於勞動部許銘春部長先前幾度三番對外宣稱,勞保年改是必定要做的事情,且期望可以在兩年內完成。日前的這一聲明,的確令人感到錯愕。但與其因而批判勞動部的宣告是政策「髮夾彎」,我們倒是覺得應該肯定許部長的擔當與勇氣。畢竟勞保年改的議題,牽涉廣遠,如果在未能取得共識的前提下,就貿然推動,這種「橫柴入灶」的決策模式,其實不只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更多的爭議,以及始料不及的後遺症。

 做出這樣的評斷,其實既非空穴來風,更非危言聳聽。事實上,勞動部在幾年前強推「一例一休」,弄得勞資雙方怨聲載道,連帶賠上主管部會決策不夠周延的負面形象。這種「三輸」的結果,恰恰是勞動部此次想要計日程功的強推勞保年改的前車之鑑。許銘春部長能夠記取教訓,懸崖勒馬,反而彰顯了做為政務官應有的擔當。

 儘管如此,勞動部自然也不應該因而無限期的擱置勞保年金改革的規畫與推動。根據勞保局的最新資料,有關勞保財務2018年版的精算報告早已提出,依目前勞保基金收支逆差的趨勢,到了2026年勞保基金就會用罄而宣告破產。而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的報告也揭露,中央政府一年以上的公共債務未償餘額,明年恐將突破6兆元。另外,未受公債法所規範的潛藏性負債,更已衝破15.8兆元,其中更以包括公保、農保、勞保等政府保險基金的年度虧損填補與潛藏負債金額最為龐大,總數推估高達14.4兆元,而勞保年金的負債總額達11.2兆元,自然是重中之重。

 面對這種鉅額的負債與脆弱的財務結構,儘管許銘春部長在面對勞保年改方案暫時無解的情況下,公開宣稱勞保既然是國家辦的社會保險,政府就一定會負起最後的支付責任,請勞工朋友不必擔心領不到勞保給付或勞退年金。但是這種安撫人心的喊話,一方面固然是執政者應有的擔當,另方面這種逐年編列預算撥補、挹注勞保基金的做法,其實形同寅吃卯糧,並將衍生債留子孫的後遺,以及世代不正義的風險。

 正因為這種種的權宜措施潛藏諸多的風險與後遺,我們認為正本清源之道,勞動部還是要直接面對倡議推動勞保年改以來所凸顯出來的問題,包括「溯及既往」、「提高投保薪資上限」、以及「調降所得替代率」等三大爭議。以既不迴避,更不是變相擱置的方式,努力找出各方雖不滿意但卻還可接受的解方。就是否應溯及既往的爭議點而論,「法律不溯及既往」,本來就是法制的應有之義,也才能符應落實信賴保護的原則。即使過去的決策過於鄉愿,讓偏低的保費導致勞保財務赤字逐年加重。但因為一般勞工參加勞保,並不像一般人買保險可以有議價的空間,而是只能別無選擇的遵循適用。因此如果片面宣告因財務理由而減少原先承諾的勞保或年金給付,因而引爆民怨將不令人意外!

 比較務實的做法,還是應該透過精算,在確保勞保虧損不會成為無底洞前提下,合理的調高明顯偏低的勞保費率。畢竟,保險制度有別於福利制度,保險制度的底線應是制度的運作要自負盈虧,而非寅吃卯糧,或要求另撥預算補貼。如果能依循此一原則,重新設定合理的公保、勞保、農保費率,也才能擺脫難以為繼的困境。

 如何在執簡馭繁和治絲益棼之間做選擇、訂決策,乃是執政團隊應有的基本能力。綜觀多年來的政府施政,往往無法擺脫立竿見影的誘惑,以致陷入求好心切,卻缺乏完整配套的陷阱中。勞保年改的確是一件棘手但又無法迴避的課題,自然也是檢驗許銘春部長如何執簡馭繁、脫殼而出的能力與試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