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1101本文由《工業技術與資訊》整理

掌握疫後經濟 工研院攜手產業同行

image
 ●蔡總統稱許「全皮膚組織列印技術」是工研院全球首創的多層細胞組織皮膚分化製造技術,造福更多燒燙傷患者與皮膚整型病人。
 ●蔡總統肯定「智慧機械雲平台」提供工具機、金屬成型、電子、塑橡膠射出機、紡織、扣件六大產業APP加值服務軟體,鏈結各產業地端到雲端數據流,串連帶動智慧機械產業永續發展。
 ●工研院「邁向2030與產業同行」疫後經濟產業特展展出「5G NR開放式基站技術」,總統蔡英文對此技術助台灣產業順利切入5G通訊設備市場表示讚許。

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除了對生命帶來威脅,也改變傳統產業型態,工研院為了幫助產業提前布局掌握後疫時代先機、發揮跨領域研發能量,推出「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扮演產業轉型與升級的角色,協助台灣產業界在後疫情時代開創新局。

 工研院「第九屆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特別規畫「邁向2030與產業同行」疫後經濟產業特展,展出1.5公尺經濟產業、健康產業與韌性永續產業三大後疫商機。

 1.5公尺經濟產業主題中,展出工研院自主研發「5G NR開放式基站技術」,以鏈結國內上下游產業鏈,創建台灣首套符合5G國際標準的獨立式5G系統,與台灣伺服器與網通廠商合作,掌握O-RAN開放性架構,助台灣產業順利切入5G通訊設備市場,搶進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商機。

 此外,展出工研院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的「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在類負壓隔離病房中導入由工研院開發的非接觸影像心律偵測及物聯網智慧閘道器,即時掌握心律、呼吸、體溫、離床等生理資訊等,24小時遠距互動醫療、提高照護效率,降低醫療人員與患者感染風險,並結合AI自動偵測病患的心律與呼吸等數據,即時傳輸病人生理異常的資訊、降低醫護人員負荷,也成為未來智慧長照的新利器。

 在健康產業主題中,工研院開發「全身步態分析系統」,結合智慧地墊與肢體骨架動態分析系統,判別受測者軀幹與四肢關節的位置與移動,並從長者走路的速度、步幅、步頻、移動軌跡、身體傾斜角度等資訊,提早篩檢出體能可能衰弱的長輩,進而由健身教練提出運動處方箋,以預防長者失能。

 這套系統已在新竹榮民醫院、榮民之家使用,經由2、300個長者測試後,後續還可配合體適能運動,以適合的運動強度提升長者的體能。

 健康產業中,還有一項全球首創的技術,由工研院研發的「全皮膚組織列印技術」,是工研院獨步全球的多層細胞組織皮膚分化製造技術,結合3D細胞與生物列印,提供具有完整基底層、棘層、顆粒層及角質層等全型態的仿生皮膚結構,六天內即可完成全皮層皮膚細胞培養分化,優於國際的三~四周,製程良率大於85%,可用於人類體外皮膚藥品與化妝品功效測試,未來亦可加入幹細胞發展成人工植皮醫材,造福更多燒燙傷患者,並將技術外銷歐盟,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在韌性永續產業中,工研院展出助攻產業數位轉型的「智慧機械雲平台」,解決用水挑戰「高效率水處理循環利用技術」等技術。美中貿易戰與疫情驅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產業數位轉型成為趨勢。台灣機械產業超過97%為中小企業,轉型所需的成本是一大負擔,面對產業迫切的轉型需求,工研院開發「智慧機械雲平台」提供工具機、金屬成型、電子、塑橡膠射出機、紡織、扣件等六大產業設備的App加值服務軟體,建構智慧機械雲製造服務與社群生態系。

 這個智慧機械雲平台就像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商店,廠商能直接瀏覽軟體介紹、依產業和應用類別等分類查詢,讓業者更方便到各專區下載安裝,預計2020年底上架約98個軟體、兩年內正式上線營運,機械公會和電電公會也將協助廠商導入,推進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強化製造業韌性。除了智慧機械雲平台,政府也整合工研院、產學界專家組成智慧製造應用加值顧問團,協助中小企業諮詢服務,加速數位轉型步伐,邁向智慧製造。

 為了解決用水挑戰,工研院開發的「高效率水處理循環利用技術」,整合多項水處理專利技術,打破國外大廠壟斷水再生技術,可以量身為工業及民生廢污水打造處理系統,目前已協助超過100家半導體、面板、PCB、紡織、石化產業進行工業廢水處理,並已應用在水處理場處理原水,每日可處理30萬噸,也能應用於處理民生污水,每日可處理5萬噸再生水。

(本文由《工業技術與資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