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財經專欄

陳發,肯亞資訊化的尖兵

去年8月台灣旅客赴肯亞觀光,發生遭河馬攻擊、車禍遇害一死16傷急難事件,第一時刻前往醫院、連絡法醫、葬儀社、火葬、文件完成等繁複法律程序,協助台灣家屬及時回台安葬,皆係出自肯亞台商會會長陳發的奔走。

幾年前台灣漁船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獲釋,素有「東非民間大使」稱謂的陳發也有他的身影。舉凡台商糾紛,台灣遊客、志工學生出現問題等等,只要找到陳發,就找到救星。位於東非門戶的肯亞,58萬平方公里(台灣16倍大)、人口4,700萬,台灣人卻不多。但在首都奈羅比的華商圈(約有10萬名為陸企),「來自台灣的陳先生」卻饒富聲名。

1990年之前陳發在台灣從事電腦外銷,他英國的客戶與肯亞進行合作,正好需要派工程師去做人員訓練,一起來到肯亞。陳發觀察到當地基礎建設雖然落後,但是卻有許多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環保總署(UNEP),上千個非政府組織(NGO)、一百多個大使館、4~50個學術研究機構,所用電腦皆直接從英國輸入成品,當地沒有組裝、維修。他評估肯亞市場有潛力,興起他在當地開設電腦公司的想法與規劃。

陳發旋即向肯亞的外商投資審議委員會(Kenya Investment Authority)申請通過核准投資。1991年他帶著妻子來到肯亞設電腦組裝公司,為肯亞第一個在當地設立電腦組裝廠的台商。一如預期,開業後訂單源源不絕。惟當時肯亞外人投資必須與當地人合資,老實的陳發卻遇到合夥人想私吞公司,他遂決定斷腕停業。

直到1994年肯亞開放外人投資,陳發仔細研究相關法令條文,申請獨資設立公司;重新開業後,生意十分順利。他還記得當時一台電腦肯亞的售價是台灣的5~6倍,利潤優渥。加上良好及時售後服務,與當地國際機構、政府單位、乃至大學(升級後的電腦就贈送給大學),建立良好關係。當年陳發服務的基層官員,很多都已變成部會主管;其深厚人脈,都成為沒有邦交情況下最大的資產。

曾經為英國殖民的肯亞,採市場經濟;於1994逐步解除外匯管制,2000年全面開放。包含電腦商品也陸續開放進口,開始有兩、三家的競爭者來到肯亞設廠,市場競爭趨於激烈。2008年肯亞政府為推動電腦教育,政策改變。電腦進口零稅率、零件為稅率10%,進口組裝電腦的業務喪失競爭力,陳發即結束電腦組裝業務,改代理蘋果電腦及其3C產品。

肯亞有城市動物園之稱,旅遊業為其第二大產業。2002年陳發申請旅遊執照,成為台灣第一個肯亞專業導遊。為了配合觀光,隔兩年又開設「台灣餐廳」讓更多人品嚐台灣味,旅遊餐飲成為其第二事業、也提供台灣商旅匯聚歇腳地。

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個性,加上肯亞早年電腦事業打下的深厚人脈,2007年外貿協會肯亞設立辦事處以前,陳發實為無給職的「民間大使」。不論與肯亞當地政府、甚至大陸駐肯亞的組織(大陸在當地的新聞單位,所用的電腦都是他的公司提供)、企業都有良好的互動;多年來協助我國政府與肯亞間許多往來,諸如醫療合作等。再加上他熟諳非洲當地投資法令與投資環境,近年來更成為台商進軍東非的最佳諮詢顧問。

目前身為肯亞台商會長的陳發說,非洲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是投資法令迥異、投資環境也各有不同。台商沒有國家為後盾,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有限,一定要深入了解,在對的產業中與當地對接,才能突破。以肯亞富饒的農產如堅果、茶葉、咖啡、花卉等,台灣就有開發的機會。但是如何進入,則是學問。

以茶葉為例,肯亞為不撒農藥的有機茶,所生產的紅茶,極受歐美市場喜愛。台灣擅長的半發酵如烏龍茶等,就有空間。但是肯亞茶葉70%為國家所有、若要在當地設立茶廠,必須加入當地的茶農會員,方能獲取充裕的茶葉原料。又如堅果,不能帶殼輸出,就得在當地設立烘乾、加工廠。又如極具市場潛力的機械設備整廠輸出為例,過去十年來大陸以價格戰進軍非洲,但是相對品質與售後服務付之闕如。台灣則可以品質、售後服務勝出。

陳發對過去20年中國深耕非洲,有深刻的觀察。他說,中國是用基礎建設換取非洲的礦產、物資;再進一步穿透與非洲貿易(已經連續九年中國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國家)。中國在基礎建設完成後,就將機具留在當地,讓他們作為下一階段工程之用。與一般國際機構直接金援、容易造成主事者貪污相較,較能得到當地民眾正向觀感。

相較於中國對非洲大手筆的耕耘(累積投資達1,100億美元),如何加強台灣非營利組機、文化、醫療合作,是陳發認為台灣與非洲經貿合作以外另一途徑。近年來,他就積極協助成大醫學院與肯亞護理醫療合作。陳發非常誇讚早年台灣農耕隊方式協助非洲友邦發展農業,鞏固我國當年在聯合國席位的做法。

作者: 刁曼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