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是國人主要的致命殺手。中風不再是老年人專利,已有年輕化趨勢!這代表不只年長者才需要預防腦中風,中年人與年輕人也要多注意腦中風的威脅。
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10大死因統計數據顯示,在國人10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排名第4名,奪走了11,755條生命,代表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因腦中風失去生命,且男性比女性多。
腦中風屬於急重症,一個人出現腦中風,意味著腦血管血流受阻礙,當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就會缺氧,時間一長,大腦功能會受到破壞,嚴重就會致命,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留下失智、失能或癱瘓等後遺症,腦中風已是台灣成年人失能的最主要原因。
中風發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中風往往來得令人措手不及。發生中風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家中有人中風,家庭與整體社會、醫療體系就得付出沉重代價,因中風造成失能的患者,每5人會有1人癱瘓、長期臥床,有一半的人失去獨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人照顧,而10名中風患者中,有7人從此無法回到原來工作崗位。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秘書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兩種,缺血性腦中風是指大腦血管梗塞,俗稱「腦梗塞」;出血性腦中風則是腦血管破裂造成,又稱為「腦出血」。
台灣8成腦中風患者為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則大約占2成。年齡大、血管硬化沒彈性的人,或者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代謝性疾病的人、心房纖維顫動患者、體重過重與抽菸的人等,都是易發生腦中風的高危險群。
壓力、熬夜,年輕中風患者增加
雖然年齡越大,中風機率越高,臨床上,陳龍卻發現,50歲以下年輕中風患者人數似乎有增加趨勢,深入詢問才知道,許多年輕中風患者肩負很大壓力,或常熬夜、常暴飲暴食、生活作息不穩定,有些人本身有高血壓卻渾然不知,等發生中風,為時已晚,因為許多年輕、中壯年中風患者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一旦中風,對家庭經濟衝擊更大。
中壯年或年輕人中風,有時也是遺傳造成,像部分自體免疫疾病、遺傳疾病,也都會增加腦中風機率,像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患者,可能在30、40歲就有心血管問題,或突然中風。
忽略小細節,可能後悔莫及
陳龍也觀察到,很多民眾雖然會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但血壓等數值出現了紅字,卻置之不理,以為只要超標一點點沒關係,加上血壓高不痛不癢,很容易讓人掉以輕心,放任不管的結果,就是中風發生,後悔莫及。
此外,小中風所造成的風險,也常被民眾忽略。陳龍解釋,小中風指的是「暫時性腦缺血」,症狀與中風一樣,包括手沒力、肢體無力、暈眩、口齒不清,只不過症狀是暫時發生,會在24小時內消失。
出現小中風症狀,表示大腦可能有小血管塞住,但多數人不太感覺像中風,常以為是太過勞累導致,而輕忽嚴重性,接受大腦磁振造影,才會發現大腦許多小血管阻塞。當出現中風,往後再次發生中風的機率,便增加9倍之多。 中風急診,須接受哪些檢查?
民眾出現中風急診時,除了問診,醫師會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並會安排抽血、電腦斷層掃描等,初步判斷有無三高問題、自體免疫疾病,並了解是出血性腦中風或缺血性腦中風,才能根據診斷結果擬定治療策略。
必要時,醫師也會安排血管攝影、顱內血管超音波、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等檢查,若醫師懷疑腦中風是心房顫動等心臟問題造成,之後也會讓患者接受經食道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等檢查,找出血栓發生原因。
治療腦中風,越快越好!
治療方面,若是出血性腦中風,醫療團隊會依血塊大小、位置,評估採取保守治療或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取出血塊。如果是缺血性中風,就得盡快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血栓溶解術」,將血管打通,效果最為理想。多數大醫院醫療團隊也可以運用「經動脈機械取栓術」,多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靜脈血栓溶解術」必須在中風3小時內執行,否則血栓溶解劑可能讓出血風險大增。而「經動脈機械取栓術」在腦中風發生6~8小時內都能進行,治療方式是運用微創腦血管導管技術取出血栓,醫療團隊將導管導引至血栓栓塞處,再以支架把血栓抓住、拉出,或像吸塵器般直接吸出血栓,血管很快便能恢復通暢。
預防腦中風7要點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才能預防腦中風發生?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副教授、美國麻州綜合醫院急性中風中心副主任娜塔莉雅‧羅斯特(Natalia Rost)提出以下「預防中風7要點」:
1降血壓。 2減重。 3規律運動。 4如果有飲酒習慣要適可而止。 5若罹患心房顫動,必須積極治療、按醫囑用藥。 6糖尿病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 7戒菸。
陳龍也提醒,生活壓力要調適、不要熬夜,作息盡量規律,也是預防中風重要關鍵。台灣腦中風學會則建議,民眾想預防腦中風,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且慢性病要好好治療、控制體重、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
三高問題,務必要嚴格控制
高血壓與腦中風息息相關,陳龍強調,規律測量血壓,就能及早發現異常、盡快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每天量血壓,一天至少早、晚量一次血壓,也建議一般民眾多留意自身血壓變化。正常血壓值為收縮壓小於120mmHg(毫米‧汞柱),舒張壓則要小於80mmHg(毫米‧汞柱),至於有心血管疾病、三高、曾中風或小中風患者等中風高風險族群,血壓標準可能更嚴格。
其他數值如糖化血色素,建議控制在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00mg/dL以下,以幫助維持腦血管健康。
民眾在日常生活保健上,也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台灣腦中風學會提醒,低溫或室內外溫差大容易引起血管強烈收縮、血壓上升,因此,天氣變冷時要多注意保暖,特別是年長者,更要做好保暖工作。平常也要補充足夠水分,並攝取大量纖維質,避免便秘。洗澡應採用淋浴,水溫約在40℃。女性若患有慢性疾病,最好避免服用口服避孕藥,平常也要多維持情緒穩定。
不同慢性病,飲食各有重點
如何調整飲食,才能減少中風發生機率?亞東紀念醫院營養師吳詠如建議,不同慢性疾病,飲食重點不太一樣,像高血壓患者就要多注意鹽分攝取,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份量上不要過量,特別是含糖飲料、澱粉類食物、水果都要控制攝取量,高血脂患者則是要多留意脂肪攝取量,且要慎選脂肪種類。
吳詠如分析,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都容易傷害全身血管健康,也會增加肥胖風險,這些因素都與腦中風有關。一般人想到飽和脂肪,多半想到動物性脂肪,很多人卻忽略像棕櫚油、椰子油都屬於飽和脂肪,許多糕餅食物都添加這兩種油脂,攝取過量,就會增加心血管、腦血管負擔。
不管是以橄欖油取代動物性油脂,且以魚類等取代紅肉的地中海飲食,或者對降血壓有幫助的「得舒飲食」(DASH)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攝取蔬菜、水果的重要性,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鎂、鉀等微量元素,對維持血管健康、血壓穩定,很有幫助。
「FAST」臨微不亂,爭取治療時機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或台灣腦中風學會正積極推廣,將中風症狀口訣「FAST」(FACE、ARM、SPEECH、TIME),中文化為「臨、微、不、亂」四字,讓民眾更方便記憶、做判斷,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急性中風症狀,便能盡快就醫,爭取3小時黃金治療時機。
「臨、微、不、亂」是指,「臨」時手腳軟,患者可能感覺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手腳無法舉起(ARM)。「微」笑也困難:中風發作時,臉部表情常不對稱,或產生嘴角歪斜現象(FACE)。講話「不」清楚:可能口齒不清,或無法正常對話、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民眾只要發現上述其中一種徵兆,要立刻記錄症狀發作時間,趕快通知119,緊急就醫(TIME)。
台灣腦中風學會所發行的《腦中風防治手冊》建議,發現有人出現疑似中風症狀,要迅速撥打119、不要餵食患者食物,也不要自行給予降血壓藥等藥物,可將患者麻痺那側朝上、側臥,避免嘔吐、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旁人也要隨時觀察患者意識狀況,像有無意識與呼吸、心跳、血壓變化,或者上下肢、左右側的運動、感覺狀況等,也都需要列入觀察。此時,也建議解開患者身上緊身衣物,像皮帶、女性內衣、領帶等緊身衣物都要解開,幫助患者呼吸。
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
「自己要為自己的身體負責!」陳龍強調,雖然腦中風預防、保健知識幾乎都是老生常談,但重點還是在民眾必須謹記在心、切實執行。一發現健檢結果有紅字,就是重要警訊,必須進一步追蹤,找出原因,有時甚至得盡早展開介入、治療,才能發揮健檢功能,也才有機會早一步阻止中風發生。
腦中風徵兆四大口訣 ◎「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ARM)。 ◎「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FACE)。 ◎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 ◎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灣腦中風學會)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