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A股的「悲哀」 劉士余的難

Foto

回想2016年2月19日,劉士余臨危受命,出掌中國大陸證監會。此後的一年中,上證指數從2,600點,一路溫和上漲至3,300點。上任伊始,劉士余就明確拋出「全面監管、依法監管、從嚴監管」的監管理念,一年多的時間裏,全面趨嚴漸成其鮮明的監管風格,為其收穫點讚無數。

2016年12月3日,劉士余脫稿演講時,猛烈抨擊險資舉牌(用保險資金進行槓桿收購、投資)是「妖精、野蠻人」。此後,劉士余又在多個公開場合,以迥異於官場慣常風格談及忽悠式重組、高送轉與大股東減持等市場亂象,其犀利的風格大快人心。

然而,近期的民間評論對劉士余有些變風向,原因無他,大盤下跌。4月以來,股指下跌,諸多個股跌至2015年股災以來的新低。

6月2日晚間,證監會宣佈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企業家數降至4家,合計募集資金人民幣15億元,這是近一年來最低點。前一週,證監會核發的IPO數量一共是7家企業。此前數月,IPO的節奏是每週10家。在市場對IPO提速導致「股災4.0」的輿論壓力下,IPO放緩。不僅是IPO放緩,6月證券市場還提出了「減持」的新規,引發媒體熱議。

從嚴控併購重組、高送轉到限制減持,劉士余上任一年多來推行的多項新政遭受全面質疑。當這些政策近期出現調整的時候,看到不少市場人士轉悲為喜,又歡呼雀躍了。但是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中國股市早就成為全球市值第二的超大市場了,為何眾多投資者仍把股指下跌歸咎於股票供給過度呢?難道不應該是市場各路參與方應找出A股市場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切中要害地探尋出解決癥結的路徑嗎?這個「鍋」是否應該由劉士余來背?

新政的成效

伴隨著IPO步伐放緩,減持新規出台,市場兩大失血點暫時被堵上,大盤亦似有報之以李之勢,向上反彈。或許,需要認真問一個問題,證監會果真再次踩下IPO常態化、市場化的剎車,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究竟意味著什麼?別忘了,在過去27年裏,曾經有過9次IPO暫停,卻沒有哪一次能夠讓股市由熊轉牛。

2009年,A股市場第一次嘗試IPO市場化改革,IPO節奏市場化、 IPO定價市場化,新股上市的首日也沒有漲跌幅限制。結果,「新股不敗」的神話破滅。然而,三年後的2012年10月中旬,上證綜指跌破2,000點,證監會按下IPO「暫停鍵」,本輪改革戛然而止。時任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也於數月後調任山東,他曾經提出的「IPO 不審行不行?」這個問題至今沒有明確答案。2014年,IPO重啟,但行政管制變本加厲,累積下來的擬上市公司就成為懸在A股上游的巨大「堰塞湖」。

這一次,證監會雖然尚談不上市場化改革,但是再次試圖開啟IPO常態化之路,加速放行。實際上已經對市場利益格局造成諸多衝擊。

首當其衝的便是殼資源(上市交易資格,可作為「借殼上市」等操作)直線降溫。在A股,一家公司哪怕連年虧損,它的殼卻價值人民幣數十億元。而且上市公司業績越爛,被重組可能性越大,股價被爆炒得也就越頻繁,不少投資者熱衷於追捧此類概念。但重棒之下,IPO的提速直接打擊了市場的炒作風氣。

其次,是創業板虛高的估值快速降溫。供給加大之後,創業板以往動輒百倍的估值已不多見,平均本益比也從50倍以上逐步下滑至30倍左右。這是A股去泡沫的必然。

A股殼資源遊戲玩不下去,估值體系也要重來,不少的大鱷可能就困死在沙灘上。這有何不對?IPO回歸常態,劉士余必然會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回歸監管本位,也是劉士余的既定選擇。

為何總在抗議增資擴容?

換個角度,劉士余清醒,並不表示投資者的清醒,散戶的特徵就是盲目,中國資本市場一路走來,盲目地抗議盲地的買,已是常態。

上世紀90年代中期,A股還是一個袖珍市場,估值水平很高,所以,投資者最害怕新股增資,因為增量對存量的影響太大了。記得90年代末,中石油原本準備在Ax股市場上市,但面對這樣一個巨無霸,不僅廣大投資者堅決反對,即便是監管者,也很難承受或因這一超級大盤股發行而造成的崩盤。於是,中石油最終和其他大型的央企一樣,選擇在香港上市,畢竟香港股市的容量大。

2000年,中石油在香港發行股票的每股價格為1.27港幣,總共融資111億港幣。巴菲特在2002年至2003年買入了約23億股中石油,平均成本約1.6港幣,這也是他買入的第一支中國股票。他買入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該股便宜,當時的股息率約為15%,市值為350億美元,巴菲特認為應該值1,000億美元。

2007年下半年,在巴菲特賣完了所有中石油股票、獲利將近7倍後不久,上證綜指邁向6,000 點。A股投資者不但不再懼怕中石油登陸,而且還熱烈地期盼並歡迎著它的回歸。中石油在A股市場發行價格每股人民幣16.7元,募資668億元,僅僅認購凍結的資金就高達人民幣3.3兆元,上市第一天收盤價高達43元,市值超過1兆美元。

10年前的今天,有多少人在笑話巴菲特將中石油賣早了,認為股神的水平也不過如此。事後看,才發現他賣在高點。當他脫手之後,曾經反對中石油在A股發行的投資者們卻又瘋狂地去認購價格比之前高了十幾倍的中石油,投資者慘重損失的情況不再贅述。

這些年來投資者對於市場增資擴容的抵制是輪番上演的,讓A股市場九次暫停新股發行;對國有股、企業法人股成為流通股的抵制也非常成功,自1992年開始,就讓法人股流通問題成為了懸案,一直拖延至2006年,最終還是迫使大股東以向流通股股東配送新股的方式換取了流通權……投資者們都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每每動作頗大,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沒有改變多數人虧損的結果。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20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