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心隨景化.俯仰自得」 淺談黃昭雄的彩墨逸境

Foto

氣韻生動、遷想妙得 中國美學重要8字

筆墨是東方水墨畫最可貴的情感表徵,它不僅呈現繪畫藝術的形式語言,還承載了中華民族審美哲理的修身與視覺記憶的情趣。藝術家形象思維的創作過程,即是筆在墨在、墨在筆在,筆和墨相互交疊、相互為用所予以的「氣韻生動」及「遷想妙得」,進而成就了中國美學史上極其重要的範疇。「氣韻生動」如同藝術創作者表達出形象內部「生命的節奏」,然「遷想妙得」憑藉藝術創作者想像遷入對象內部「思想的情感」。

黃昭雄先生 素有「山林神韻畫家」之美譽

綜觀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台灣南投水里畫家黃昭雄先生,素有「山林神韻畫家」之美譽。自幼生長在大自然所散發馥郁的濁水溪畔,求知探美於自然與敦厚平實的藝術涵養個性,累積著直接或間接審美經驗的山水美之「質和理」。從拜師呂佛庭先生與吳承燕先生指導的詩、書、畫,爾後隨傅狷夫先生學山水及林玉山先生學花鳥,致力於水墨創作,至今五十餘年從未間斷。認識真山水之「質」,不在於飾,而真山水之「理」,在於感染著觀賞者的心靈與其審美價值是可以跨越時代的。

用適當的筆墨涵養、技法、語言、符號 營造出意蘊深邃的境界

山水畫中創作再現真實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適當的筆墨涵養、技法、語言、符號營造出意蘊深邃的境界。一幅東方神韻的水墨山水對自然的描述不是還原山川景物,而是藝術家追求自我靜觀寂照的心襟,發現宇宙天地間自然影現的微妙。

昭雄先生的創作形象來源以至意境營造是靠著生活清簡與寫生實踐,即畫家經歷「飽遊飫看」豐富山水審美後,立萬象於胸懷,在繼承中進行創造;既注重寫生,又注重畫面的整體氣韻,努力實現「形」與「神」的和諧統一,顯示出自然、畫筆及心靈之間的一致。作品〈黃山奇境〉以大氣磅礡、筆墨灑脫、生動自然、清新韻致,所構成的個人藝術特色為台灣水墨界90年代所矚目,畫家稟賦的詩心,映射著山川的詩境。統觀黃昭雄先生的藝術風貌,使人覺察到黃君對中國繪畫大師石濤所提出的「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搜盡奇峰大草稿」、「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及「筆墨當隨時代」的治學名言有著深刻的領悟。

「繁中求簡」的色域經營 「簡中求繁」的皴面象形

欣賞黃昭雄先生的近期作品〈小橋流水人家〉有一種看似平常卻很不平常的狀態:是賦彩流動與水墨線質塗染凝合綿結著,或者說,是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構架彩墨文化獨特的表現力。畫面講究「繁中求簡」的色域經營、「簡中求繁」的皴面象形,亂中見整、熟中求生、寓巧於拙、平中求奇的「骨力、骨氣、骨法」佈局,以及艷中見淡、艷而不甜的色彩天趣效果。閱讀畫家在強調寫胸中丘壑,創造主觀表現態度中,亦已構成尋求內在精神和藝術技法的有機融合,走向造化與暢神盡性的含蓄、內在、溫潤之韻律美感及代表著一種東方人文意識之「散逸」造境。

山水審美層次有三為「悅形」、「逸情」和「暢神」

閱讀黃昭雄先生七十歲後作的〈松靄黃山〉,有如當代探索世界自然遺產研究學者謝凝高教授(1934~)於其經典著作《山水審美——人與自然的交響曲》中言及:山水審美層次有三,名為「悅形」、「逸情」和「暢神」註1。暢神,是在悅形和逸情的基礎上,昇華為審美的最高境界;亦是視線依著山水空間「心隨景化」、「俯仰自得」,引喻著人生起伏的流動、顛沛轉折的節奏,淋漓盡致的縱筆乘興「超逸」之境。

更多文章請見金融家月刊6月號,訂閱專線:02-7701 8898

或上金融家月刊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BigMoney.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