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內含豐富的血管組織,可以當作全身重要器官的縮影,很多全身性的疾病都能從眼睛的檢查中發現問題,而眼底檢查正可以提供重要的診斷資料,及早發現病灶,早期治療,以免遺憾發生。
眼睛的構造相當精巧,有人形容,眼球的基本結構與傳統照相機十分類似,而所謂的眼底,就好比照相機底片的結構,包括視神經、血管、視網膜組織及脈絡膜等。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底檢查就是針對視神經、視網膜和脈絡膜的結構與功能進行檢測,以及早並準確的發現各種眼睛病變與全身性疾病。
眼底檢查能找出多種疾病
眼底檢查主要可檢查出兩大類毛病,包括單純的眼睛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在眼睛病變中,如青光眼、視神經病變、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王孟祺解釋,這些眼疾的發生,多會影響視神經與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眼底檢查也可檢查出因高度近視影響所產生的週邊視網膜變化。
另外,對於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也可能透過眼睛血管的變化表現出來,由於眼睛的血管密集且豐富,有些自體免疫疾病、血液疾病、傳染病或因藥物影響導致的疾病,都可能在視網膜造成變化,再者,由於視神經屬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更是大腦的延伸,有些腦部疾病也會顯現在眼睛的變化上。
王孟祺說,臨床上就曾發現有患者來診所檢查眼睛,發現視神經出現病變,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腦部長了腫瘤;也曾有一名本身有高血壓的女性年長者,因經常眩暈而就診,在檢查視力後,檢查出視網膜有出血現象,經建議到血液腫瘤科檢查,才發現罹患血癌。
眼底檢查如何進行?
一般來說,進行眼底檢查時可分成點散瞳劑及不點散瞳劑兩種不同方式。點散瞳劑的目的在於讓眼睛虹膜括約肌麻痺,將瞳孔放大,可檢查眼底玻璃體及視網膜的變化。由於瞳孔在光線強時會縮小、光線暗的時候會放大,為了避免進行眼底檢查時所發出的光源會讓瞳孔縮小,進行眼底檢查前,會先評估是否適合點散瞳劑。
但是散瞳需要時間,通常需要等待30分鐘,才能將瞳孔放得夠大,而且也不是每個人的瞳孔都能因此放大到容易檢查的程度,有些糖尿病患即使點了散瞳劑,也無法讓瞳孔放大,或者曾經罹患虹彩炎者,會因為虹彩與水晶體沾黏,瞳孔無法擴大。
此外,對於部分有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患者來說,使用散瞳劑讓瞳孔放大也有其危險性,有可能導致眼壓上升,因此,眼科專科醫師在這類患者需要散瞳時,通常會先做預防性的雷射治療,做法是在虹膜上開一個小孔,避免散瞳後眼壓過高造成青光眼發作。
當無法使用散瞳劑時,這時會建議採行免散瞳的眼底攝影,可直接觀察視網膜的黃斑部中心部位,但王孟祺提醒,由於免散瞳眼底攝影,不一定拍攝得到週邊視網膜的區域,因此,對於高度近視患者並不一定能完整檢查。
眼底檢查的方式
透過肉眼有時看不到眼底內細微血管與細胞的變化,這時就需要靠光學斷層掃描檢查及眼底螢光血管攝影予以協助,將眼底精細分布的細胞與血管顯現出來。
所謂的眼底螢光檢查屬於一種診斷性的檢查,由於眼睛有著精密的血管,而血管就像水管一樣,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滲漏狀況,但當有異常血管時,就可能出現滲漏。檢查時是將螢光劑打入手臂血管中,藉著循環由心臟傳送到眼睛內,再用特別的照相機將血流流向變化照下來,用以評估血管與色素上皮細胞是否健康。
至於光學斷層掃描(OCT)則是近期較先進的醫學儀器,就如同電腦斷層掃描般,好處是不需使用散瞳劑,且進行時間較短,可對較微小的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視網膜等部位,提供肉眼看不到的橫斷切面影像,以及早發現病灶、提供眼科醫師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這些族群最需要做眼底檢查
一般來說,只要懷疑有視網膜、視神經、黃斑部或脈絡膜方面的眼疾時,都最好進行眼底檢查,找出可能的病因。王孟祺提醒,尤其是青光眼患者,更必須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其餘如有眼疾患者如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者,也都要固定追蹤才行。色素性視網膜炎患者,由於會有持續性的病變發生,也需要定期追蹤。
另外,有全身性疾病患者,如三高、自體免疫疾病、長期服用可能影響黃斑部健康的藥物,如結核病治療及部分治療乳癌的化學藥物等,都必須定期追蹤,通常建議每半年一次。
強調糖尿病患更是最需要追蹤的一群,千萬不可輕忽。由於糖尿病患視網膜病變是造成失明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建議屬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5年後,一定要做一次眼底檢查;至於第二型糖尿病患,則須在確診後就先做眼底檢查,往後更需每年進行一次,若有病變產生,就要依循醫師建議的追蹤治療流程。
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也需在懷孕的第一個階段(第一個三個月)先做一次檢查,之後每三個月再做一次,如此才能真正降低眼睛病變的機率。
王孟祺呼籲,很多民眾都知道要做全身性的健康檢查,但大多忽略眼睛的健康檢查,尤其,在現今用眼過度的時代,3C產品的殘害下,更需要定期做眼底檢查,以保護眼睛,避免更多的傷害。
什麼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從解剖學的觀念來看青光眼,可大致分成兩類,隅角開放性與隅角閉鎖性兩型。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發生原因與眼前房隅角結構狹窄有關,隅角是眼球內房水排出眼外的重要處所,隅角一旦閉鎖,房水無法順利排出,有可能會急性發作,眼壓就會急速上升,是眼科急症,若不及時治療控制眼壓,有可能造成急性視力喪失。
眼底檢查可能引發過敏症狀
由於眼底螢光檢查需注入螢光劑,部分過敏體質的患者會有過敏的疑慮,王孟祺提醒,雖然大部分都僅止於輕微過敏症狀,如皮膚癢、起疹子等,但約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會因為嚴重過敏而導致休克,因此,建議做該類檢查時,最好到大型醫院進行,遇到突發狀況時,才能有適當的急救策略。
而一般需點散瞳劑的眼底檢查方式,由於散瞳後約有6至8小時的時間,瞳孔會有畏光、看近距離吃力的副作用,因此,建議患者最好不要開車或騎車,以免發生危險。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08期)
(圖片來源:Pixabay)
(更多內容,參考常春月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