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生技業誰來接班?專家共謀大計

Foto

圖左起: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五鼎生技董事長沈燕士、台灣神隆共同創辦人馬海怡、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任秘書吳欣珮、順天醫藥生技總經理暨執行長黃文英、安盟生技執行長林群倫。

臺灣投入生技產業發展30 餘年,迄今已逐漸踏穩腳步,今年的「臺北生技週」特別邀請國內生技產業的前輩、新秀代表,自不同世代觀點,分享創業的篳路藍縷,並商討產業未來的發展。

7月19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生技產業高峰論壇,以「生技產業誰來接班」為題,由台灣神隆共同創辦人馬海怡主持,邀請五鼎生技董事長沈燕士、順天醫藥生技總經理暨執行長黃文英、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安盟生技執行長林群倫等產業前輩及新秀代表出席,熱議產業發展。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於開場致詞時表示,臺北市政府於2001 年即將生技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積極推動「東區門戶計畫」,未來將打造忠孝營區成為生技產業聚落,串聯中央研究院、國家生技園區,預計年底前完成招商,並以南港園區做為國家級生技產業廊帶的中心,串連中、南部的產業能量、帶動群聚效應,提供生技業界研發成果展示平台、試量產和創新育成基地,可望帶動5,000 名就業機會,創造每年338 億元產值。

先行者分享生技創業心法

40 多年前自美國返台的沈燕士,是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創辦人,一次被學生問及:「老師,我們學的生物化學,除了像你這樣唸書、教書以外,還有其他用途嗎?」他毅然決然踏上創業之路,於1997 年12 月成立五鼎生技,因為營運情形穩健成長,於2000 年成為全臺首家上櫃的生技公司。

他分享自身經驗並表示,創業者應選擇基礎建設充足的地點,結合當地具利基、發展規模的產業,並加速產品開發。若有創新想法,不僅必須評估市場是否確實有相關需求,也要避免進入「黃昏市場」,並留意專利佈局。

葉志鴻認為,無論是聘用員工或是投入產品研發,「資金」是生技產業不可或缺的發展要件,因此,台微體至今仍維持兩年增資一次的步調,讓公司的各層面逐步系統化。

葉志鴻進一步表示,「生技公司的主戰場絕非台灣,」應以全球標準檢視公司的估值;也應思考引進外資後,除了金錢之外,還能對公司產生那些助益。

林群倫則表示,生技產業的創業門檻比其他產業高,若團隊不是以技術平台為開發項目,只要一項產品失敗,公司就有很大的可能面臨經營瓶頸。

他也強調,新創公司面對有合作意願的投資者時,必須再三確認對方是否了解團隊的核心技術內容,不能僅因投資金額高低而草率做出決定。

旅美30 餘年的黃文英則觀察,不同於美國、瑞士等國都有跨國藥廠,臺灣目前是小型藥廠各自為政。她認為,無論生技製藥或農業生技領域,都應逐漸整合、形成社群,並分享資源,而非「大家都想當理事長,想有自己的公會。」

解決技轉斷層
完備生技產業鏈

與談專家也提及生技產業現存的技轉問題。

沈燕士指出,部份技轉學研單位研究成果的公司,不見得擁有能接手研發作業的團隊,也有公司「把法人當實驗室」,不願投入經費培訓研發人才。這不僅使技轉成為產學之間的鴻溝,亦導致生技相關科系的博士生面臨就業問題。

他也認為,當工業技術研究院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遲早必須轉型為大學,而中研院則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併。

黃文英也表示,國內部份學研單位對於技轉的後續環節其實也未臻瞭解,甚至有些公司在接手技轉案之後,仍得重新調整架構,「改善技轉問題可說是當務之急。」她強調。

她並指出,目前國內能進行臨床試驗的動物品種仍不夠多樣,在農委會未鬆綁禁止進口靈長類動物的相關法規前,若干試驗仍得委託國外的CRO 公司協助,這項問題讓臺灣新藥產業的供應鏈出現缺口。

葉志鴻則建議,臺灣或許應仔細檢視定位,尋找具有發展臨床試驗利基的動物,將相關試驗規格提升至國際標準,才有機會在這塊市場取得價格優勢。

馬海怡最後總結,強調學科學出身的人,比較不易想到經營公司會遭遇的問題,但這往往會影響公司發展,「而創業家重要的是熱忱與夢想。」她表示,許多現實因素其實並不難解決,只是要學會面對。

她也期許,希望臺北市未來不僅擔任「房東」,也能借鏡美國生技產業聚落的發展模式,扶植新創公司,創造更多價值。

(本文選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8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