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那些從巴黎歸來的甜點師

Foto

近年來,台灣甜點產業環境出現了全方位的變化,不僅個人甜點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年產值更上看600億新台幣。過去,由於「重學術輕技術」的普遍價值觀,烘焙業往往是台灣學子不得已的選擇,在經過基礎檢定後,他們還須花上數年時間,以學徒身份進入餐廳內場,從打下手開始做起。而今,隨著甜點日益精品化,這個產業也迎來了全新的參與者。他們或者出身富裕,或者擁有良好的學識教育,在累積了一筆財富後,決定前往法國「藍帶廚藝學校」取經,使得「轉行追夢」成了台灣甜點業的新典型故事。

改變中的「甜野」版圖

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創立於1895年,是全球最大的廚藝學校,每年培訓約2萬名學徒。儘管在世界各地都設有據點,且學費通常也比巴黎來得平實,但對於「法式」的憧憬和嚮往,以及品質保證的師資,巴黎總校區仍然是台灣甜點愛好者的首選。據瞭解,藍帶廚藝學校包含烘焙、甜點與品酒等課程,文憑課程一般歷時半年至9個月,學費則介於70萬至160萬元新台幣。儘管所費不貲,但由於藍帶的名聲遠播,且報名者無需任何烹飪基礎和面試篩選,故能吸引世界各地大量學徒報名入讀。

據在台南經營「漫步左岸法式甜點」的主廚洪國穎表示,這批法國歸來的「新同事」具體改寫了台灣甜點、乃至餐飲產業的生態。首先,他們更願意花錢選購上等食材。洪國穎說,某食材批發商就曾聊到:「這幾年跟我們採購金額最大的前幾名全都是個人工作室,甚至有幾家,一個月就進貨幾百萬。我發現,個人工作室的特性跟那些大型連鎖烘焙店很不一樣,老闆都很敢用,一方面國外回來的人越來越多,用高檔材料,正是他們的賣點;二方面是這幾年食安議題頻出狀況,注意食材品質的人也越來越多。個人工作室一間一間開,連鎖加盟的店則是越來越少。」

相較之下,非消耗型的硬體廠商銷售成長則相對有限。過去,賣機器設備,只要專心照顧好幾個主要客戶,搭配售後服務,耗損或使用年限到了,大客戶的訂單自然會再找上門。然而,以這幾年主要進場的個人工作室來說,由於規模較小,每家的預算都不多,在烤箱、冰箱等硬體上需求有限,而售後服務卻依然要做,設備廠商因此業務變得繁多,甚至可謂是疲於奔波。此外,由於消費者愈趨往獨立甜點店分流,傳統連鎖甜點店業績不如以往。又,碰到設備故障等情況,業主往往更傾向維修或購買二手機台,避免更換新機等較大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個體戶總體看起來欣欣向榮,實際上則是開業多、歇業的也多,關鍵則是能否撐過草創的9個月到1年。換言之,能將訂單從身邊的親朋好友擴散出去,是獨立甜點店能否長期經營的主要關鍵。

用傳教精神推廣甜點

這些遠赴法國巴黎取經的台灣甜點學藝者,與吳寶春或其他烘焙業的傳統師傅有很明顯的差異。無論是餐飲料理或烘焙,台灣傳統師傅多半來自技職體系或者從小就入行當學徒,投入學習的最初目的,多半是家庭經濟需求,在職場中逐漸鍛鍊出品味與技藝。然而,如今這一波在法國學習甜點的台灣學生,動機多半並非單純追求謀生技術,而是立基於掌握「正宗」法國文化與法式餐飲風格的渴望。

正是這種對正宗法國品味的認同與追求,促成了這些求學過程中與餐飲關係並不密切、具不同專業的學子爭赴巴黎,從頭開始學習甜點。而巴黎法式甜點師傅的訓練過程,也滿足了這種文化認同。巴黎甜點師傅的訓練,從品味甜點的能力開始;巴黎作為法式甜點中心,提供得天獨厚、大量接觸當地法式甜點與食材的機會,開拓學藝者味蕾的記憶庫,逐步養成「品味」法式甜點的技能,建立道地法式味道的標竿,造成根本性的改變。

此外,法式甜點的外觀美學風格,更是法式甜點與深層文化的重要連結。法國甜點教師在傳遞技藝的同時,也強調建立法國甜點職人身份認同與品味;巴黎在甜點以及餐飲文化的實質與象徵,不僅提供了學員被分派至巴黎各大餐廳、飯店與甜點專賣店實習的機會,也提供了與眾多高品質甜點創意工作者,以及世界頂尖法式甜點師傅接觸的機會,無論是創新散佈的速度或學習環境層面,都滿足了學藝者對「正統」法式甜點的渴求。

實習經驗,則強化了學藝者的技能,進一步加深職業身份與法國甜點認同,幫助學藝者在專業領域裏獲得象徵性資本。在日復一日的生產工作訓練中,這些學藝者重複確立著正統法式甜點的職人精神:極度整潔、勤奮與注重細節,以近乎苛求的方式要求工作效率及產品。透過參與這些內場工作,學藝者亦逐漸累積「身體化技藝」,建立了可移動的個人資產,跟著個體在不同工作場域中持續積累,技藝不僅涵蓋製作技術,還包括接受長工時與密集勞動的心理素質。

然而這段浸淫在法國甜點文化的學習歷程終究要結束,多數學員最終還是要回到台灣,這個不存在法式甜點文化的家鄉。由於這些學子有志於將正統法式甜點帶入台灣,職涯的開展就和傳統烘焙業的同行有所不同。台灣一般烘焙師傅往往要在職場累積相當時間,才有獨立開店的機會;相形之下,這批學子們回到台灣,立刻要面臨的困境則是其所學無法打入台灣一般烘焙與餐飲機構。如要維繫正統法式甜點文化的認同,成為一個法國甜點師傅而非一般烘焙師傅,選擇獨立開店,通常就成為他們為了實踐認同,而不得不然的策略。

這些受過正宗法式甜點訓練的新興師傅獨立作業,不再遵循台灣傳統烘焙業作風,對產品具高度主導權。這些新進師傅的教育背景,更讓他們獲得了過往台灣餐飲業者少有的發聲能力,透過網路向大眾推廣法式品味,也成為他們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這批甜點師傅幾乎都有部落格或粉絲專頁,透過社群媒體連結出新的飲食文化網絡。他們不僅努力製作好甜點,也努力「寫出」、「談出」好的甜點,力圖將法式甜點的專業語言轉譯給消費者;或者透過文學創作、味覺鑒賞等方式,將食物原本短暫的生命週期,透過文字或其它形式延展,成為獨立討論的主題,進而形成一股風潮。這個建構品味的過程,在台灣飲食文化的發展中是一種全新經驗。過去,台灣飲食文化的論述就算發展蓬勃,也罕有從業人員主動建構的模式。這項特色無疑反映了這批藍帶師傅不同的出身背景,以及對本身技藝的高度認同。

蛋糕捲的兩難

然而,即使獨立開店可以擺脫台灣烘焙業各種傳統的潛規則,藍帶法式甜點師傅終究還是要面對,台、法消費者甜點購買習慣的差異,並做出在地化調整。對懷抱深刻推廣法式甜點文化的師傅而言,在地化的程度要如何拿捏,就成了一個有趣但棘手的議題。大致說來,在甜度或酸度上應消費者要求微調,並不是太重要的掙扎;相對地,這些師傅最大的「敵人」,是台灣根深柢固的日式甜點品味,而最核心的衝突點就是在台灣市面廣受喜愛,時常於團購中火紅的甜點寵兒:蛋糕捲。

1950年代,日本山崎麵包公司於開始販售所謂的「瑞士捲」,也就是把厚厚的海綿蛋糕塗上一層薄奶油然後捲起來的甜點,並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有人推測,當時日本正值戰後物資匱乏的狀態,奶油的高熱量反而成為優點;而「瑞士捲」的命名則是基於日本大眾普遍對瑞士的乳製品有正面聯想,所採取的行銷手法。

後來,蛋糕捲輾轉進入台灣,成為日式甜點系統的代表之一,也成為了許多法式甜點師傅的兩難:提供日式蛋糕捲可以增加業績,卻也意味著對正宗法式甜點文化的妥協,嚴格地說,就是折損了法式甜點文化承載者的身份認同。曾有師傅表示,如果可以接受販售蛋糕捲,那麼美式鬆餅、日式戚風蛋糕是不是也能販售?這樣一來,法式甜點專賣店的正統性如何維持?還能不能自稱為法式甜點店呢?這個對蛋糕捲的集體疑慮,形成這個社群內重要的認同問題。一位曾販售蛋糕捲的法式甜點師傅指出,儘管自己相當喜愛蛋糕捲,而且蛋糕捲是台灣人普遍接受度很高的甜點,他還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掙扎與思索,才決定在店面「非常偶爾」販售。

隨著青年職業選擇日趨多元,工作成就感的來源轉向個人價值的實現而非單純的經濟報酬,加上近年台灣餐飲界屢獲世界獎項,烘焙人員的從業動機也不再像過去,是基於家境需要或升學不利而投入就業。甜點師傅逐漸成為青年們追逐個人夢想的選項之一,其中當然包括這批以傳遞法國正宗甜點文化為己任的青年。隨著一波波年輕人投入法式甜點學習,台灣青年的甜蜜熱血跟著深入巷弄,在獨立法式甜點專賣店逐步開展。然而,台灣終究不是巴黎,由青年們帶回來的正統法式甜點,也在這塊土地上與各地匯流而來的飲食文化碰撞,展現出新的島嶼飲食文化風景。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