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華為落難之後 台廠幾家歡樂幾家愁

Foto

孟晚舟被捕後,不少台灣科技公司股價跟著下跌。根據華為2018年11月在深圳舉辦一場「2018華為核心供應商大會」活動,從92家獲獎的供應商名單中,可以看到不少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身影,包括知名的台積電、股王大立光、聯發科、富士康(即鴻海)、南亞科技、日光月等十多家業者。

根據知名經濟研究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撰寫的專文指出,中國大陸產業科技發展現階段仍高度仰賴美國技術產品供應,從華為公佈的92家核心供應商裏,多達33家的美國企業,包括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賽靈思(Xilinx)、微軟(Microsoft)與德州儀器(TI)等,比重達35.9%,高居各國之冠;其次是陸資企業與日商,比重分別為23.9%與12.0%,台廠位居第四,比重為10.9%。顯示出華為對美商的技術與產品有一定的仰賴度,台廠亦為重要的供應鏈夥伴。

科技廠環環相扣 供應鏈分工綿密

究竟台廠在華為供應鏈分別扮演哪些角色?又與中國大陸的往來有多密切?首先是富士康,即台灣首富郭台銘所屬的鴻海集團,富士康是華為手機、平板電腦組裝廠,而筆電MateBook13吋和15吋系列就是由其代工,而華為也是富士通
旗下工業富聯(FII)電信設備客戶,代工無線基地台,代工比例達10%。

其次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目前華為最新的麒麟980處理器,便是使用台積電首代的 7 奈米製程,而新一代的麒麟990處理器將於2019年第一季發佈,屆時將使用台積電的7+EUV製程。

再來是聯發科,雖然華為的手機多數使用子公司IC設計廠、海思半導體(Hisilicon)的晶片,但麒麟9和麒麟6兩個系列分別定位高階和中階手機,唯獨低階手機缺少晶片,為了減少成本和風險,華為低階手機採用高通或聯發科的晶片。

還有,取得全球手機品牌鏡頭訂單的大立光,不論蘋果、三星或中國大陸手機,其光學鏡頭都是首選;全台兩大HDI板廠華通電腦和欣興電子皆是華為手機的印刷電路板(PCB)供應商;南亞科供應DRAM、旺宏電子供應NOR Flash;日月光投控旗下的矽品則為海思晶片進行封測,並由京元電子進行專業測試。

至於穩懋半導體以砷化鎵晶圓代工為主,多應用於手機通訊網路及通訊基礎建設,另一家華星光則是在華GPON供應鏈中提供光通訊主動元件。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接受本刊採訪時指出,受牽連的半導體業者要分不同層面來看,一是華為手機的供應鏈,二是5G、基地台等網通產業。第一項所提的台積電、聯發科、大立光、華通電、欣興電等大廠都屬於手機供應商,以台積電7奈米製程晶片為例,雖然已於2018年下半年量產,但粗估7奈米佔全年營收約一成,華為使用的7奈米晶片主要是高階手機,與美國封鎖的網通設備不同,帶來的影響不大。

涉及5G、基地台等網通產業的部分,由於華為的5G發展已進入數據機及射頻晶片、基地台及終端行動裝置的開發階段,其中被華為列入合作夥伴的石英元件大廠、台灣晶技,主要提供基地台、伺服器、硬碟及通訊設備的高階頻率元件,法人估計,晶技來自華為營收約佔整體的5%。

網通首當其衝 手機後勢難料

劉佩真直言,華為是全球第一大通訊設備公司、第二大企業通訊設備商,美國的大動作就是要防堵,一旦禁買令效應擴大,勢必影響其他幾家供應廠商,包含砷化鎵大廠穩懋、南亞科等,這些廠商近年都陸續跨足通訊基礎建設,所受的影響自然不小。此外,另一家華星光,曾搭上中國大陸的光纖到府政策,市佔率曾達到五成,近年轉投入雲端、數據中心等,但來自華為的營收超過2成,可說是衝擊最大的台廠。

值得注意的是,從大立光第三季的財報來看,從2018年1月到9月的收入金額與主要地區市場分布,來自中國大陸的比重高達58.99%,金額為新台幣221.26億元,緊追在後的日本和韓國,相加總金額約125.47億元,佔比為33.45%,顯示大立光與對岸的合作關係十分緊密。因此,法人判斷,若華為全面停止出貨,將影響大立光10%的營收。

除了檯面上的華為供應鏈,其實台灣許多通訊業者使用華為所生產的電子零組件,如台灣電力公司於2018年12月10日被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踢爆智慧電表使用華為通訊IC晶片,遭外界質疑有資安外洩的危險,國安局也進入調查。目前雖無明確的資料和數據顯示,從台電一案可知,連公營企業都使用華為的IC晶片,民間電信通訊業者在成本的考量下,使用華為通訊網路設備的機率有多高?答案可想而知。

面對後續的影響,劉佩真認為,要視美國的設限程度,以及2019年1月中美談判的結果,雙方能否走向和解,畢竟華為供應鏈有2,000家廠商,目前看來影響較大的是5G、基地台等網通設備,但中國大陸民間力量的抵制聲浪也不容小覷,中美之間的衝突會牽動台灣高科技產業,政府或業者不可不慎。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