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烙印— 華爾街的資本遊戲

Foto

高盛(Goldman Sachs)烙印,在某種程度上是比華爾街背景更令政壇生畏的一個標籤,法國紀錄片《高盛統治世界》(Goldman Sachs:The Bank That Runs the World)裏稱,「高盛的企業文化是神祕、貪婪,以及愛好冒險的混合體,高盛人總是過分在乎獎金,根本不關心別人。」

高盛是一家成立於1869年的美國投資銀行,主營業務是進行金融產品的「遊戲」,使其價格大起大落,在資本市場中攪弄風雲。全球擁有3萬名員工,在2011年就已經擁有7,000多億歐元的流動資金,相當於法國全年財政預算的兩倍。高盛員工的行事宗旨,就是賺錢。他們的座右銘是:「成功是不夠的,要

打敗別人才行。」而高盛最鮮明的企業文化就是,「誰賺最多錢,誰就握有權力。」在華爾街,高盛的員工被稱為「銀行僧侶」,來自哪裏,畢業於什麼學校、種族、宗教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足夠聰明,對金錢遊戲有著一腔熱忱。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一大批數學家的加入,高盛開啟了黃金時代。這些數學家的任務是將世界化為公式,並為周遭的事物都訂出價格,然後賭它上漲還是下跌,以便從中賺取利潤。而正是這一過程,高盛讓員工幾乎人人都成了百萬富翁。

高盛和它的員工與外界撕咬拚殺,在內部一爭高下,神祕、貪婪、愛好冒險。在高盛這個地方,個人變得不再重要,幾乎所有人都變成了逐利的化身,他們過度在乎獎金,根本不在乎別人。就這樣,高盛變得巨大無比,成為了一家投機和冒險的「超市」。在這家「超市」中,交易員掌握著資本遊戲的主導權,因為他們從中獲利最多。

就是這樣的高盛,而川普(Donald Trump)新任命的核心團隊成員中,直接把高盛管理層給搬來了。回想幾個月前,川普競選時對華爾街相當不客氣,在競選宣傳片中大罵萬惡的金融巨頭們,赫然放著高盛現任CEO布蘭克芬(Lloyd Blankfein)的大頭照。這是多麼的諷刺,但其實,華爾街與華盛頓勾結的傳統由來已久。

次貸危機:趁著國難,趕緊發財

作為引發2008年金融海嘯的「元凶」之一,高盛的權力在2007年達到頂峰。這一年美國人堅信自己的經濟所向披靡。但事實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正在朝著災難駛去。

2007年,次貸危機大爆發之前,高盛就已經看出次貸問題中的泡沫。這時的高盛表面上一副「現在金融形勢一片大好,傻子都能賺到錢」的模樣,背地裏卻盤算著趁機發大財:選擇風險最高的房貸,打包組合成為Abacus債券,再砸重金給評級機構,為這一債券獲得3A評級,然後將它推薦給自己的客戶,自己背地裏卻對其進行做空。

次貸危機爆發後,Abacus債券崩盤,高盛的客戶因而損失了7.5億歐元。其中,德國IBK銀行一共損失了1.15億歐元,最終破產、被收歸國有。而高盛卻從中獲得了一大筆仲介費加「賭資」。

人們認為高盛這樣做是犯罪,但在現實世界想要在法律架構中處罰他們卻非常難。就算是Abacus債券這樣的巨大醜聞,高盛也逃過了一劫。高盛將一名掛名副總裁,綽號為「魔法師法布」(Fabrice Tourre)的前交易員推到台前,讓他來為整個事件擔責。截至目前,法布依然是Abacus案中唯一被告上法庭的高盛員工。

而高盛,為了使美國證監會撤訴,支付了4億歐元的罰款—這金額只相當於高盛兩個星期的盈利。

從數據來看,高盛在2007年,就依靠著買跌次級房貸,以及與客戶對賭,大賺130億歐元。其中,高盛CEO布蘭克芬自肥5,000多萬歐元的薪水,創下了歷史新高。

攪亂歐洲的金融怪獸

時間到了2010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後果發酵到歐洲,並產生了更深的影響。

一大批歐洲國家因拯救本國銀行而債台高築。而這些國家的傷口,讓一些金融企業聞到了血腥味,循味而至。在這其中,傷得最重的是希臘,來得最快的是高盛。高盛公司之所以能在這個「機會」面前一馬當先,是因為它對希臘瞭如指掌。

希臘於2001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這對於希臘人來說,像是擠入了豪門一般,殊不知,這只是借來的美夢。當時,希臘國債高達其GDP的100%,而歐盟要求的最高上限不能超過60%,那怎麼辦?高盛幫希臘想出了一條「妙計」。這條「妙計」用華爾街行話來說,叫做「貨幣交換」,比較專業的說法是衍生性交易。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外匯來操作貸款,以人為方式美化國債數據。

在具體操作上,假設1 美元=1 歐元,可是高盛和希臘之間進行的貸款協議卻是以1 美元=2 歐元的比例操作,就是匯率寫成1:2,但借的2歐元到時候還是要還2美元,而不能只還1美元。就這樣,在這個方案下,高盛和希臘方面進行了4個月的協商,進行場外操作、幽靈交易,希臘帳面上的債務減少了2%,價值大約30億歐元。高盛方面提出,此筆交易希臘政府必須保密,於是這個祕密持續了多年,高盛從中賺得3.5億美元。

這對於高盛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方案,它以高於市場的利率放貸,且毫無風險。而且,在同一天,高盛公司還為自己投保了希臘的債務違約險。後來希臘的下場我們都知道了,國內利率飆升,貸款期限延長、金額加倍,希臘每年需要多償還4億歐元的債務,直到2037年。

2009年10月,當時的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受命協商此筆帳目,高盛建議希臘以私募的方式配售債務。被巴本德里歐拒絕後,資本市場針對希臘國債的交易劇增,危機從希臘蔓延至葡萄牙、比利時、愛爾蘭,整個歐元區陷入威脅。高盛被指為煽動資本攻擊歐元區的凶手之一。此後,高盛與希臘的魔鬼協議浮出水面,高盛成為歐洲領導人的頭號公敵。

然而,2010年2月,前法國財政部長、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評論高盛對希臘的做法時稱,「所有官方調查都得到了相同的結論,高盛在當時更改的帳目,完全合法。」

歐巴馬競選時,堅決反對挽救華爾街,因為最後都會變成送錢給華爾街的CEO。他還公開表示:「我不是來幫助華爾街的『肥貓』銀行家的,」「在華爾街,金融業和遊說者一直在侵蝕法律規則。」然而,最後歐巴馬「君側」照樣被成群華爾街人包圍。如今,川普上台,高盛政府(Government Sachs)再度成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所謂的:「政權會有更迭,但是華爾街權力依舊?」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15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