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美國北加州奧克蘭市長Elihu Harris(音譯哈瑞斯市長)應外交部邀請來台訪問,當時外交部特別安排和奧克蘭市已經遞交姊妹市的台北市長黃大洲,進行市長互訪晤談,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哈瑞斯市長臨時得知長榮集團的張榮發先生有時間可以和他見面時,當下就決定調整與黃市長的見面時間。為何哈瑞斯市長要做如此變更?因為長榮海運的船隻長期以來都是停靠在美國舊金山碼頭,而哈瑞斯市長一定要見長榮董事長的意圖,不言而喻。
哈瑞斯市長為何這麼在意要見長榮董事長?因為他是港市合一的市長,所以奧克蘭港的興衰帶動奧克蘭市的發展是市長的責任。依據英國Containerisation Intenational及Cargo System雜誌每年所公布的世界前三十大貨櫃港排名資料顯示,前十名港口大多為當地市府之所屬港口,由當地政府管轄之港口也就是港市合一的制度使然。
以日本為例說明,日本的港市合一政策,規定港區土地公有,但是鼓勵民間長期租用;地方政府因擁有港口管轄權,所以有責任創造優質的投資環境,包括快速的貨物通關流程、簡便的旅客進出服務、充裕完善的倉儲設備、便捷的聯外交通建設、舒適的住宿及購物商圈、合宜安全的休閒娛樂、可多樣選擇的餐飲美食等等,讓國內外企業都願意進駐港口園區,同步發展港市經濟。
海港如是,空港亦復如此,就不再贅述。
「桃園航空城計畫」是去(101)年9月18日由前任行政院長陳沖親自拍板定案,正式宣布該項計畫為馬總統「黃金十年」政策綱領中的重大國家建設,緊接著在10月4日由當時的行政院江宜樺副院長(現任行政院院長)召開第一次跨部會的協調會議。
其實「桃園航空城計畫」源自馬政府的「愛台12建設」,負責執行計劃部門為交通部,原始計畫內容有:推動「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成立「國營國際機場園區股份有限公司」、整建桃園國際機場航廈、建構完善的航空城聯外交通建設及協助推動航空城國內外招商等,不管是橫看、豎看,還是從中間看,都是一個單純的航站擴建及建構交通網路的計畫。
經修訂,如今已是一個八大區域發展計畫,除了由交通部主導的航廈擴建、增建航道、興建捷運聯外交通外,桃園縣政府還準備徵收機場附近土地提供產業發展使用、變更捷運沿線土地發展商圈,更計畫整合台北港與桃園國際機場之發展,總投資金額也由新台幣2,937億元提高為4,950億元。發展規模不亞於一個小型都會城市,未來將順勢帶動台北、桃園及新竹的都市發展,讓區域內的工業科技、商業發展、休閒娛樂、觀光美食及文化創意都能順勢發展,可以說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都市發展計畫。
這麼大計畫與規模,若是發生在別的國家,緣於(空)港市合一的行政管理思維,行政主導權無庸置疑的一定會落在地方政府的身上,便於事權統一,中央政府位居協調角色;可惜我們現在的制度,雖然港市合一的問題已經議論多年,連評論國際經濟情勢鞭辟入理的陳文茜女士,在日前文茜世界周報節目中,對於港市合一議題又提出許多具體的論述,真是空谷跫音。可是主政者的態度,一如往常,至今還是堅持「港市分離」,對這樣為國家建設有意義的議題,也不會重視。高雄(高雄港)及基隆(基隆港)兩個地方政府,空留餘恨,只能無盡的感嘆承受港市分離的後果,就是讓他們無法有效的進行區域發展之整體規劃與推展。
回顧桃園縣這幾年的施政成果,只要是經常出入桃園縣者,不難發現桃園縣的交通有明顯的改善,而市容更是愈來愈美麗,不但街道變乾淨了,河川開始進行整治;另外,縣政府正全力推動「觀光工廠」產業成為桃園縣的觀光特色;還計畫將八德打造為文藝區,以提升桃園的人文素質。現在的桃園縣不管是居住環境或是新的社區規劃,都井然有序的逐步開發。筆者知道現實的環境氛圍尚不允許(空)港市合一,但是將統合責任交給桃園縣政府,確實是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之必要措施,未來中央政府僅負責協調各部會(單位),而交通部依舊負責該負責的工作,這樣的權責規劃與安排,才能在未來三年半的歲月裡,能有積極負責的推動。馬政府連任以來,許多負面新聞的報導,都來自交通部的缺失,「桃園航空城」計畫未來一定是全國上下注目的焦點,希望不要讓它成為媒體負面報導的寵兒。
身為一個中華民國的國民,對於兩天前行政院江宜樺院長的宣示:「政府在面對問題時,最重要的不是喊出亮麗的口號,而是有正確的政策及有效的執行,並落實展現務實、實事求是。」筆者深表認同與支持。如今的「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權責如有調整,才是符合江院長的施政願景,由衷的希望在江院長的決心下,順利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