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大的安全氣囊製造商之一、日本汽車零部件大廠高田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這起破產案規模為日本製造業有史以來最大。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曾提出「過早去工業化」的概念—很多新興經濟體因為製造業過早萎縮,最終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全球化和發展戰略部主任理查德.祖爾(Richard Kozul-Wright)和經濟事務官丹尼爾.普恩(Daniel Poon)近日聯合發表文章《向中國的工業戰略學習》(Learning from China’s Industrial Strategy)。
文中稱讚,中國正藉助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重點打造先進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服務型製造業以及綠色技術,力爭實現完全工業化,從而避免「過早去工業化」。
「李克強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路線圖正在引導中國的工業現代化進程。」這篇文章總結道,「正推動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這一做法值得各國學習。
對於《中國製造2025》,知之者甚少,都聽過,但具體內容一般人說不清楚。「中國製造」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重要符號,經歷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或許與被譽「工匠國」的日本製造業作一番對比,便能得其梗概。
汽車業 成日本唯一支柱
據2016年《財富》雜誌發佈的世界五百強,其中有日本企業52家。如果把五百強裏面的日本企業單獨篩選出來,會發現一個有趣事實—去掉金融、保險、能源類,只把製造業篩選出來,在世界五百強裏的日本製造業,一半的利潤來自於汽車業。
如將樣本擴大,2017年5月,《富比世》發佈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包括松下、索尼、東芝、夏普、 NEC、富士通、佳能、神戶製鋼、新日鐵、發那科、大金工業、三菱化學、三井化學、信越化學、豐田、本田、住友化學、武田製藥、瑞薩電子、旭硝子、日本電裝、愛信精機、山葉、三菱重工、奧林巴斯、捷太格特、富士集團、小松工業、歐姆龍、立邦、日本電產等共90家日本製造業,意味著日本各製造業的領頭羊集團都在其中,或許可據此分析日本工業的現狀。
看2016年日本製造業營收前十名:第一名豐田汽車2,499億美元,第二名本田汽車1,279億美元,第三名日產汽車1,059億美元,第四名日立 858億美元,第五名索尼692億美元,第六名松下666億美元,第七名東芝472億美元,第八名富士通417億美元,第九名新日鐵住金416億美元,第十名日本電裝411億美元(各媒體數據或稍有出入)。
可以看出前三名都是汽車廠,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日本製造業,都是汽車公司。第十名的日本電裝也是做汽車零件。因此,營收前十名汽車業共四家。除了這四家,松下也做汽車零件,新日鐵住金則提供汽車用鋼。進一步細化數據,其中,豐田是巨無霸,它一家的營收2,499億美元幾乎等於第四至第七名的日立、索尼、松下以及東芝的總和。
再看入圍《富比世》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的90家日本製造業的總營收為19,582億美元。豐田、本田、速霸陸、鈴木、馬自達、日產、五十鈴、三菱八大汽車廠營收之和為5,887億美元,佔比30%,如果計入八家汽車零件廠:日本電裝、愛信精機、捷太格特、住友輪胎、小糸製作所、豐田紡織、普利司通、三菱電機的1,818億美元的總營收,就佔39.3%。
如把鋼鐵、汽車玻璃、汽車電子、軸承等上游企業營收也計入,例如榜單中的旭硝子汽車玻璃、新日鐵住金、神戶製鋼、 TDK、村田製作所、京瓷、松下集團的汽車零件以及汽車電子、 NSK的軸承等都算進來,汽車業相關的營收佔了這90強企業的近半。
再從利潤看,日本汽車業的利潤佔比比營收佔比還要高。
淨利第一名是豐田汽車的171億美元,第二名日產45億美元,第三名本田39億美元,第四名普利司通24億美元,第五名是日本電裝22億美元,第六名松下19億美元,第七名三菱電機19億美元,第八名安斯泰來製藥19億美元,第九名日立18億美元,第十名速霸陸18億美元。可見,日本只有一家豐田淨利逾百億美元。淨利前五名全部是汽車相關行業。淨利前十名有四家是汽車廠,三家是汽車零件。
範圍如果擴大到90家日本製造業,淨利總和為789.77 億美元,其中304.94億美元來自豐田、本田、速霸陸、鈴木、馬自達、日產、五十鈴七家汽車廠,佔比高達38.6%。
上述只是汽車整車的利潤,如把日本電裝、愛信精機、捷太格特、住友輪胎、小糸製作所、豐田紡織、普利司通、三菱電機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算進來,利潤總額為88.8億美元,這部分佔總淨利的11.2%。也就是八家車廠以及七家汽車零件就佔了90家日本核心製造業淨利的49.8%。
實際上,製造汽車還需要鋼鐵,還需要各種塑料,需要各種汽車電子產品,需要玻璃產品等等,例如旭硝子就是世界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之一,新日鐵、 JFE、神戶製鋼也提供汽車用鋼材,京瓷、 TDK、村田製作所、東京電子、松下集團等,也有大量汽車電子業務,NSK公司的軸承等。
這些公司都在這個榜單裏面。如果把這些公司汽車業務的淨利也算進來,汽車業相關的淨利會更可觀。
所以,即使把統計範圍從世界五百強擴大到世界2,000強,日本汽車業營收和淨利依然佔了一半。由此可見,如果說以前日本製造業有多根支柱的話,那麼現在隨著半導體、電子、造船、鋼鐵等行業的衰落,日本工業已經漸漸出現了向汽車工業聚集的趨勢,漸漸由多根支柱變成單根支柱。
顯然,除了汽車業,20億美元的淨利,就是日本科技業的最大值。這和中國製造業的差距就顯著了。中國的製造集團,淨利超過20億美元的就有好幾家,不說央企規模的中核集團、中航工業等,民營企業像格力、美的、海爾,甚至OPPO、VIVO,淨利都超過20億美元,華為更是超過50億美元,呈多點開花之勢。
鋼鐵與消費電子 霸業轉移?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80年代,日本鋼鐵業崛起,12個鋼鐵廠的生產力比美國新建的鋼鐵廠還大,一度創造了輝煌。
但是鋼鐵業在日本已成過去式。以2016年業績來說,最大的新日鐵住金營收416億美元,淨利只有4.77億美元,淨利率只有1.1%,神戶製鋼營收155億美元,大虧4.07億美元,JFE鋼鐵營收294億美元,淨利僅2.73億美元,淨利率0.93%。三家加起來營收800多億美元,淨利合計只有3.43億美元。
對比中國的鋼鐵公司,趕上「去產能」,相比欣欣向榮的互聯網、物流、智慧手機、汽車等產業,鋼鐵業確實是「慘兮兮」。
但2016年隨著去產能工作的推進和市場需求的回升,鋼材價格震蕩上修,鋼鐵業轉虧為盈。重點統計鋼鐵業實現銷售收入2.8兆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累計盈利303.78億元人民幣,而上年的同期還虧損779.38億元,利潤成長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以中國鋼鐵業龍頭寶鋼股份為例,2016年淨利有115.2億人民幣,淨利約16億美元的,在全球產鋼2,000萬噸以上的大廠當中,利潤總額全球第二,每噸鋼的平均利潤更是全球第一,已經和日本同業拉開差距。
想當年,中國的消費電子市場統統被「洋貨」佔據,尤其是日本的品牌,貫穿了兩三代人的記憶。索尼Walkman、遊戲機、耳機、電視,松下洗衣機、電視、夏普彩電等,曾經都是人們炫耀的「資本」。如今,不少日本品牌在大賣場已難覓蹤影。東芝、夏普、松下、索尼、NEC、佳能、富士、奧林巴斯等品牌,儘管營收不低,但是淨利在日本90強名單中,能排進前20位的只有松下和佳能兩家。其中最高的是松下的19億美元,然而松下利潤的首要來自汽車業相關部門,它的因為提供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的電池,業績大幅成長。
可見,不管是家用電器、筆記型電腦(NB)、平板電腦以及智慧手機等,都不再是如今日本電子巨頭的主要利潤來源。家用和個人電子設備品牌已漸漸被中國製造所取代,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表現搶眼。
目前,華為、小米、聯想、一加等中國手機廠已陸續搶佔國際市場,並在印度、巴西、東南亞等市場取得佳績。聯想平板電腦業務表現搶眼,全球市佔率第三;聯想個人電腦(PC)的全球市佔率連年佔據第一,2015年就突破了20%大關。
但是,日本電子零件業還具有很大優勢。村田製作所、京瓷、 日本電產、 TDK、東京電子以及瑞薩電子等等,2016年的淨利之和約為55億美元。比如像京瓷、村田、日本電產這些企業,營收都在100億美元以上。
如果不計入面板業,中國電子零件業還沒有誕生營收100億美元級公司。如果將面板計入,只有京東方2016年營收688億人民幣。但是中國電零件業進步很快,下游的品牌起來了,必然會帶動上游零件廠的發展。
比如積體電路晶片,日本瑞薩、索尼(鏡頭CMOS晶片)、東芝(內存記憶體)三家在全球20強,而中國的海思、紫光等也在迅速成長。像產業龍頭海思,其營收已經很接近瑞薩和索尼的晶片業務。2016年索尼晶片業務營收62.6億美元,年成長3%,瑞薩57億美元,年成長1%;而海思2016年已經達到了44億美元左右,紫光集團在2016年已經達到40億美元,年成長率則高達107.46%。
在機械設備業方面,日立、小松、大金、豐田工業、久保田機械、發那科、第一精工、 NSK精工、東曹工業、 SMC氣動元件、富士集團等企業,他們2016年的淨利總和超過100億美元。
而相較之下,中國營收超過60億美元的機械公司共有10家,分別是中國機械工業、濰柴集團、上海電氣、天津百利機械、徐工、三一、中聯、盾安控股、特變電工和東方電氣。
中企算是有規模了,但盈利能力還不及日企。如濰柴集團,2016年實現營收931.84億元人民幣,但淨利只有24.4億元人民幣。
老化鈍化 日本製造業危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90家進入世界2,000強的製造業,都是存在了幾十年的老企業,沒有一家是新公司。
對比之下,在中國,OPPO於2004年成立,VIVO於2009年成立,小米科技於2011年成立;中國目前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是於2011年成立;中國的太陽能大廠晶澳於2005年成立;兩家聲學大廠歌爾聲學、深圳瑞聲科技分別於2001年和2004年成立;手機玻璃大廠藍思科技2003年才成立……
除了新企業外,還有企業集團不斷擴展新業務。如比亞迪2005年開始做汽車,京東方2005年開始生產面板,華為旗下中國最大的半導體設計企業海思於2004年成立等等。
李克強曾說「要發揮好中國的獨特優勢,把《中國製造2025》打造成經濟發展更新、更高層次的發展極(Development Poles)。」
祖爾和普恩這兩位聯合國官員在也指出,「(《中國製造2025》)這一戰略取得成功,將會為新成長極(Growth Poles)的產生打下制度性基礎。隨著創新的紅利在經濟中擴散開來,中國離邁入高收入國家的目標將越來越近。」
中國工業製造的發展速度確實讓人咋舌。而在本文的對比中,還沒有包括高鐵以及軍工製造業等中國的強項。
試想,若到2025年至2027年之際,中國的工業產值再翻一倍,中國人均工業產值將會達到西方水準,工業產值總規模超過西方國家之和,這將是近代工業化以來所首見的第一個工業產值完全壓倒西方的超級經濟強權。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20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