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 青年貧困問題調查(上)

Foto

「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草東沒有派對《爛泥》

都說流行文化是社會現狀的映照。今年的金曲獎,殺出了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歌曲諷刺台灣社會現實,與青年世代的鬱悶不滿產生共鳴,因而得到許多年輕人的支持,他們與充滿勵志思想的天團「五月天」對決,聲勢不分軒輊。音樂界的遞嬗交接,也是社會上「正能量」和「厭世代」的交替。

1990年代前後出身的年輕人,被稱為「厭世代」或「崩世代」,這些應該是台灣經濟新興支柱的年輕人卻對社會、人生充滿著絕望,對政府不滿,仇視有錢人。比起遠大的志向,更想追求「微小而確切的幸福」。在老一輩人的眼裏,這種追求「小確幸」,不立「大志向」的生活態度,使青年成了只會抱怨的魯蛇(Loser)。

今年4月初,全聯實業總裁徐重仁曾提到「年輕人不要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好好工作有一天老闆就會看到。」「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很會花錢,你到國際機場看,很多年輕人出國。」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世代意見出現分歧,刺到年輕人「心中最柔軟的一塊」。即使徐重仁事後道歉,也難弭平風波。年輕人認為這是「世代不公義」,中老年人則認為是年輕人不思長進,世代齟齬、各自成理。社會結構的問題,身處之中的我們各有盲點,也各有難處。

年輕人感嘆,現在想在工作機會最多的「天龍國」工作,每個月平均要花費27,004元的「成本」。對比勞動部2016年所公佈的青年勞動調查報告,台灣15歲至29歲青年平均薪資只有29,427元,更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青年月薪不滿25,000元;再對照2016年公佈的工業服務業平均薪資48,790元,青年平均薪資只有全國工業服務業平均薪資的6成。

中老年人則認為,年輕人不思考如何賺錢增加經歷,卻只會抱怨大環境和「時不我予」,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不也是在窮苦環境下,扛著米袋,一步一腳印成為台灣首富的嗎?

青年失業貧窮為世界常態

究竟是台灣青年太無知無能,只懂追求小確幸?還是台灣的就業環境造就青年只能夠在生存之餘、偶爾「奢侈」一下,去追求一點生活中的小確幸?台灣青年現在面對什麼樣的就業環境?

法國學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曾經在《21世紀資本論》一書中提出,大環境下資本所得分配不均、資本的回報低於勞動所得的問題。在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的盛行下,資本無礙的流動以及工作型態的改變、產業轉型,造成全球失業率上升,青年更是首當其衝。各國之間人流、物流、金流無礙地流動,企業間競逐比較利益,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成為全球經濟結構下的犧牲品。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2016年對外公佈的全球青年就業概況書(World Employment Social Outlook Youth)提到,全球年輕人的失業率已經高達13.1%,比全球失業率5.8%高出2倍。世界青年就業的主要問題體現在青年失業率上升、無法擺脫貧困和海外就業比例提高三個層面。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其實都面臨一樣處境。開發中國家青年處於極度貧窮的狀態,而已開發國家青年處於相對貧窮的狀態,青年非自願的從事派遣、非正式、兼職等工作以換取溫飽。

以區域別來說,東南亞國家和太平洋地區的15歲至24歲青年與成人失業率比值為最高將近5倍,而東亞地區則是接近世界均值,但一樣在3倍的比例徘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2016年15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約為12.12%,略低於全球的13.1%。

在全球青年高失業率及陷入貧困情況下,中、港、台青年雖然面臨的問題不同,但都能體會到何謂「相對貧窮」及「相對剝奪感」。香港主要受限於相對狹小的地理環境,青年面臨無力負擔高房價的問題;中國一批批前往大城市發展的空巢青年,以及在經濟發展中因無法、無力而被邊緣化的青年;台灣則面臨薪資凍漲、起薪低而物價漲的憤青,都是全球經濟的犧牲者。

台灣為淺碟型經濟體,整體經濟環境受全球經濟影響甚深。90年代出生的青年生長在經濟快速成長、教育條件成熟的環境中,卻面對全球經濟發展停滯,台灣產業外移、失業率上升的困境。經過1970年的經濟起飛發展階段後,台灣環保意識高漲,工資上漲、產業外移,留在台灣的產業未能順利轉型,導致經濟發展停滯。台灣現在15歲至29歲的青年真正是「生在最好的時代,卻遇到最糟的時代」,在優渥的環境當中長大,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最終卻只能屈就於低薪,陷入存不了錢的困境,青年不是只想追求小確幸,而是悲哀地只能負擔小確幸。

匱乏感受 遠甚於通膨統計

「整個台北的土地蓋得直直撞/22K的數字買不起任何一棟/這樣的遊戲好比在玩大富翁/奢華的賓利停在松江路的恩主公」─李英宏《台北直直撞》

1977年出社會的總裁徐重仁,當時月薪約新台幣9,000多元,以現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換算,相當於78,000元的薪資。台灣物價指數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比,其實並不是特別突出,除了2008年金融風暴以外,年增率都控制在2%以下,在兩岸三地中是漲幅最小,也最穩定的,但物價指數一路從1977年的37.31,到2012年突破100,漲到2017年的105.02。

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購買力指數及未來預測方面,台灣雖不及新加坡和香港,但仍舊勝過日本、南韓和中國大陸。據2015年瑞士聯合銀行所公佈iPhone 6指數,以全球性消費商品iPhone 6為衡量各國貨幣購買力及薪資標準,在台北工作69.2小時,才能買到一支iPhone 6,次於東京40.5小時、香港51.9小時及首爾57.6小時,但遠高於曼谷、北京、上海,顯示台灣的購買力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然而青年卻一直有物價高漲之感,除了數據無法真實反映人民實際感受外,薪資未能同步成長及房價負擔不起,也是原因。

一低二高 青年鬱悶主因

近年台灣青年之所以相對剝奪感大到厭世,和台灣高失業率、高房價和低薪資這「兩高一低」有關。檢視近10年數據,15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對比全球數據,除了2008年、2009年及2013年略高於全球青年失業率外,其他數據顯示,台灣都低於全球青年失業率;但在比值上,台灣15歲至24歲的青年對比全國失業率的比值卻將近4倍,遠高於東亞及世界平均,成為青年就業問題的第「一高」。

翻開40年前,1977年的舊報紙,一間西門町的套房開價新台幣5萬元,而台北市精華地段基隆路每坪(1坪=3.305平方公尺)僅售2.9萬元;40年轉瞬過去,如今基隆路的房價,套房每坪就要62萬元。台灣面臨薪資成長速度跟不上物價以及房價的困境,現在的年輕人過得比1977年的人還苦。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emographia的調查,住房負擔能力共有四個等級,房價所得比在5倍以上,屬於「極度無法負擔」。若依照內政部營建署發佈的2016年第3季的房價所得比,台灣房價所得比為9.35倍,台北市更高達15.47倍,意謂在台北市要不吃不喝將近15年,才能買得起台北的房子。

薪資方面,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的2016年資料,台灣的工業服務業經常性月薪中位數僅為33,502元,平均月薪則為48,790元,2016年的實質平均薪資年增率約為-0.77%,實質薪資則不如2000年,薪資水準倒退了16年。而15歲至29歲的青年平均薪資僅為29,427元,而青年薪資最多是落在25,000元到30,000元的區間,約佔比27.10%;未滿30,000元的青年有54.07%,將近一半;但是未滿35,000元的,則達到76.06%,已近八成。

再看看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2014年各主要縣市平均月消費支出,在台北市生活平均一個月要花費27,004元、台中市為20,801元、高雄市則要19,735元,對比台灣15歲至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只有29,427元,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青年處於月薪不滿25,000元的情況,青年入不敷出、無法存款的情況有多嚴重,可以想見。

看著前一代人的「五子登科」,妻子、孩子、銀子、車子、房子一項不漏地擁在手中;而今,面對高失業率、高房價和低薪資,台灣青年只能追求小額消費的「小確幸」調劑生活,「被剝奪感」嚴重。惡劣的就業環境無法留住人才,導致年輕、專業的人才只能選擇出走,因此台灣受過良好培育的人才流失十分嚴重。

人才出走 成最大隱憂

糟糕的就業環境下,青年只能夠另謀出路。根據英國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公司(Oxford Economics)和其他跨國企業所研究的「Global Talent 2021」預估,2021年台灣因人才外流,將成為全球最缺乏人才的國家。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20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https://www.facebook.com/duowe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