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鼎灶爐邊擺 酒席沿街設:辦桌文化在台灣

Foto

烏魚子拼盤、魚翅羹、紅蟳米糕、清蒸石斑魚、筍乾封肉、佛跳牆、烏骨雞湯、炸湯圓……配上解渴的香吉士果汁與黑松沙士,這些滋味想必是過去許多台灣人參加喜宴時共同的味覺記憶。主人在家門前空地搭起紅白相間的帆布棚,眾親友們嗑著瓜子,等待鞭炮聲響準備上菜,如此熱鬧壯觀的流水席場面,在現今台灣已越來越少見了。

「總鋪師」的誕生

「辦桌」並非自始就是一門專門行業,台灣最早的辦桌起源,來自清朝時期從閩粵地區渡台開墾的漢人。由於當時台灣地廣人稀,不若原來沿海的家鄉那樣富裕,餐館也僅在少數城中才能見到。居住於農村地區的民眾若遇上婚喪喜慶等重要節日的設宴需求,這時通常就是請一位廚藝較佳的鄉民負責掌廚,而二廚與其他洗、切、端菜、清理工作,則委由左鄰右舍一起幫忙,就連桌椅灶鼎也都是從鄰居家中借來,才足以供應數十桌甚至上百桌食客,在同一時間內享用到一道道豐富菜色。設宴主人在宴席結束後,會將沒吃完的剩菜重新烹煮調味成「菜尾湯」,分送給出力、出物資協助的鄰居,答謝眾人的友情贊助。

因此,最早的「總鋪師」其實只是一位「廚藝較佳」的鄉民,辦桌只是他的副業兼職,務農才是其主要生計來源。然而隨著辦桌經驗日漸豐富,名聲逐漸響亮,風評較佳的師傅受委任的檔期也大幅增加,隨著副業賺來的紅包收入超越務農,便成為專職的辦桌師傅。決定辦桌日期後,總鋪師會開出一份菜單,讓主人預先備好食材,在開桌前一天,才帶著自己慣用的刀具、廚具前往主家開工。而隨著總鋪師生意日漸繁忙,便發展出自己的「水腳」團隊,一邊幫手的同時,也一邊學藝。

辦桌發展史與菜色流變

根據林湘釔的論文《台灣的辦桌文化》指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為工商社會,大量農村人口外移至工廠就業,過去鄉村互助的辦桌人際網絡逐漸消失,加上具有規模的餐館尚未盛行,承包宴席的專門業者與桌椅碗盤租借、食材籌備、棚架搭設甚至表演業者合作,是流水席行業最風光的階段;1980年後,飯店與餐廳業者也以「外燴」形式投入都會區的宴席市場,個人經營式的「辦桌」則仍以鄉鎮為主要市場。

200多年來,台灣辦桌菜式曾經過多次變化,清朝時期渡海來台的先民多來自閩粵地區,閩菜、客家菜是基礎菜色,例如福州名菜「佛跳牆」,至今仍是台灣辦桌菜的固定班底。到了日據時代,考驗師傅刀工的「生魚片」也進入菜單之中,接著國民政府遷台,許多其他省份菜式也來到台灣,辦桌菜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元。

辦桌的社會功能

而除了婚禮之外,還有哪些場合會見到辦桌呢?中研院飲食史學家曾品滄曾經將辦桌區分為生命禮儀、團聚、慶醮、調和、慰勞等型態,生命禮儀宴包含人一生中的重要時間點,像是出生、結婚、壽辰、新居落成、喪葬等場合,賓客往往會送上禮金致意;團聚宴則是職業、宗教、宗親等團體為凝聚成員情誼所舉辦,如職業團體在拜完土地公後吃「頭牙」與「尾牙」;慶醮宴為中元普渡、神明壽誕的慶賀活動,由祭祀圈成員輪流設宴,往往帶有與歷屆主家競爭的意識,認為客人越多面子越大,因此來者不拒,雖所費不貲卻可快速建立聲望;調和宴則有議事或處分功能,以設席請求諒解;慰勞宴有接受幫助後,表達感謝之意。

早期的「還菜尾」起源於辦桌結束後,主家為對前來協助的鄰居親友表達謝意,會將宴席沒吃完的剩菜重新烹煮調味成一桶「菜尾湯」,分送給每戶人家,略帶發酵的酸味為其特色。後來「菜尾」則演變成辦桌沒吃完的剩菜之意,主人會鼓勵賓客打包回府,包得越多主人越有面子,代表主人待客大器。然而現代因生活水平提高,且較注重衛生觀念,菜尾文化亦逐漸式微。

「共食」引申的文化意義

200多年來,台灣辦桌的樣貌雖經歷過多次變化,然而透過集體「共食」加深彼此的情感連結,這層文化意義並未有太多改變。中國最早的設席宴客記載於戰國時代的《禮記》,但僅限於天子與貴族之間,漢朝則只有在節令時期朝廷「賜酺」,百姓才有群聚宴飲的機會,晚唐則是餐飲業最發達階段,《國史補》記載的餐館提供「禮席」,即為到府設宴服務;宋代更細分為「四局六司」:帳設司(搭帳)、廚司(烹煮)、台盤司(碗盤)等,可視為現代辦桌的前身。這樣的辦桌型態自明鄭時期從福建地區流傳到台灣,使得台灣辦桌菜色與民俗都接近於福建。

台灣傳統「辦桌」所能建立的人際網絡又稍微複雜,除了主家與賓客之間的網絡,還包含主家與協助辦桌的鄰居親友之間以「人情」為號召的動員網絡,而後者在現代社會如今雖然越來越少見,但在台北都會區仍偶能見到封街設席景象。

例如人安基金會至今舉辦將近30年的「寒士尾牙」,仍可感受到類似的「人情味」。「寒士尾牙」最早是在1991年於萬華舊火車站前的騎樓舉辦,28年來已辦過2.8萬桌次,招待過包含街友、單親媽媽、貧窮家庭、獨居長輩等30萬人次的「寒士」,就是為了讓這些弱勢者在春節前,能夠聚在一起吃頓熱鬧、溫暖的團圓飯。

隨著每年參加「寒士尾牙」的人次持續增加,每年的辦桌規模也必須不斷擴大。今(2019)年在總統府前舉辦的台北場次,就高達2,200桌。人安基金會社會資源部副組長施怡欣向本刊記者表示,這個活動最困難的,不在於如何煮出4萬人吃的菜,「最難的是準備桌椅,因為目前台灣沒有一家廠商有這麼多桌椅,這次是8位總鋪師齊力動員,才將中部以北的2,200張桌子送到台北來。」連蒸籠、碗盤也得從外縣市調度。

為了讓2,200桌客人們都能同時吃到菜,活動當天總鋪師會自組義工團隊協助擺盤,基金會則招募大量上菜義工,而許多民眾也因為擔任義工而結識,建構起類似早期台灣辦桌的互助「人際網絡」。聽施怡欣談起「寒士尾牙」的籌備過程,不免令人想起先民讓眾親友吃飽、吃好的用心。

施怡欣也提到,儘管許多民眾與警方都表示反對,人安基金會創辦人曹慶先生卻認為「沒有酒就不是吃辦桌」,從第一屆起就堅持「寒士尾牙」一定要為每位賓客提供半杯酒,或許電影《總鋪師》中提到的那顆「古早心」,至今仍然存在每個熱愛辦桌文化的台灣人身上。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