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川普再掀貿易戰 北京以靜制動

Foto

短短三天之內,6 月中旬川金會這「戰場」結束後,中美兩強的博弈旋即轉回「貿易戰」,雙方擺出數月以來最大的籌碼,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率先向中國出招,宣佈將對價值500億美元的逾千項中國產品開徵25%關稅。川普在聲明中指出,美中貿易不公已存在一段長時間,揚言美國不再容忍因不公平經濟行為而失去技術和智財權。川普還表明懲罰措施涵蓋「中國製造2025年」計劃相關的產品,力阻中國從「製造大國」升級為「製造強國」,威脅美國優勢。

面對美國的來勢洶洶,中國政府亦立即決定自7月6日起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等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作為回擊;另有114項自美進口的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約值160億美元商品亦將加徵25%的關稅,實施日期則另行公佈。

接下來的事態愈發令人匪夷所思,川普於翌日再發聲明,表示如果北京如期實施上述針對美國商品的關稅,華府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還擊。中國商務部同日回應,形容這種做法是「極限施壓和敲詐」,悖離中美磋商共識,「如果美方失去理性、提出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和質量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的反制」。

要知道,美國對華進口總額也不過逾5,000億。川普的言論,其實已經超過「獅子大開口」的程度,近乎天方夜譚。

這是川普的舞台
在今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曾公佈涵蓋1,333個項目的初始關稅清單,如今清單再次調整,剩下1,102項商品,進一步甄選了涉及「中國製造2025」的產業。該措施將分兩階段實行,7月6日開始實施的部分涉及818項、總值340億美元的貨品;第二部分則針對284項總值160億美元的貨品徵稅,待聽證會後再公佈具體實施日期。

考慮到這些細項調整,白宮6月15日的「500億」關稅決定,應當是有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然而在中國予以還擊之後,川普於18日的「2,000億」宣示,就顯得格外的「川普風格」。

無論是縱向對比美國本身,還是橫向對比他國領袖,都沒有哪位國家元首如川普般能享受全球輿論的關注。從競選期間滔滔不絕的「到處放話」,到上任後近一年半來面對多項問題的處理方式,與他國領袖爭議性的往來,乃至近期針對北韓核武問題上的高調姿態,都凸顯了他對鎂光燈的執著。

與往屆總統皆先與幕僚達成共識,再對外宣佈決定的常規方式不同,川普多次用「張口就來,隨後再讓幕僚跟進,跟不上就立即換人,還是不行就改變口風,悔過重來」的處事習慣,已迫使多位白宮核心幕僚辭職,包括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前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前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等。

川普或許能改變白宮的運作方式,卻無法做到事無鉅細皆由己出。當他集中精力於鎂光燈下,便也愈發需要幕僚在幕後準備切實的施政方案。而起草「500億」方案的貿易代表辦公室主任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等人,將更能左右川普政府的對外貿易策略。

萊特海澤操盤
如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可謂是如日中天。貿易代表萊特海澤曾在30年前的美日貿易戰中有重要角色。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時,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為400多億美元,佔美國貿易總逆差的三成多;而今美中貿易逆差近乎4,000億,佔美國貿易總逆差約46%。面對如此情況,以萊特海澤的鷹派作風,必然會採取強硬的對抗政策。

回顧過去一年多,川普的用人方式皆是以具體目標配置人手,有很強的短期的性考量。美國政治選舉制度也決定了川普需要持續經營自己「為美國再偉大而奮鬥」形象,向國內選民展示自己對外的強硬。如今北韓核武問題「暫告段落」,美國期中選舉臨近,川普需要找尋下個能夠獲得成績的目標,而貿易戰的直觀數字最能打動國內選民,自然成了最理想的著力點。

因此,萊特海澤和其盟友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洛(Peter Navarro)在未來短中期階段都會在貿易上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度—然而,面對美國的處事方式,北京的應對模式也頗為值得留意。

北京以靜制動
川普這一位熱衷並擅長炒作自己的「Twitter總統」,一直牽引著媒體的目光。其每次表態也讓輿論在跌宕起伏中經歷著一次次的高潮,令不少白宮觀察人士既興奮又頭痛。

縱觀過去的17個月,白宮在貿易、伊朗核武、北韓核武、盟友軍費等問題上,一貫採取「獅子大開口、來回反覆、企圖謀求對方讓利」的方式。然而川普本人對於這些問題皆沒有核心原則,在他的「談判藝術」中,任何事情都可以談。

如今包括習近平、梅克爾(Angela Merkel)、普丁(Vladimir Putin)等不少領袖在內的決策者,明顯找到了因應這位白宮之主的方法—以靜制動,不玩他的遊戲。《新華社》於6月17日發表《以戰止戰,不得不為》一文,批評川普政府為「川劇變臉」,並表示,必將繼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透過同等還擊手段,「以戰止戰」。中國大陸商務部於6月18日也聲明稱,「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中方都將按照既定節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堅定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經濟體系」。

可以說,這種「不動如山」的手段也是北京的一貫方式—美方若不打貿易戰,那便和氣生財一起做生意;若華府要打貿易戰,那麼北京「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更何況,美國自身也存在變數。鷹派官僚群體方面,以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和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為代表的溫和派官僚,長期與萊特海澤等人處於競爭狀態,並且都反對與中國進行大規模貿易戰。當川普此輪決議的影響於數個月後開始呈現,溫和派勢力背後的金融界和企業界作為川普最需要顧忌的群體之一,將會對白宮施加更大「止戰」的壓力;至於川普維護自身形象的因素,待期中選舉之後,政治壓力減緩,川普也會有不同的輕重優先考量。

有了這些認知,便可以預判,固然華府和北京都加大了「硬碰硬」的架式,然而遍覽今天局面,仍不能排除問題突然峰迴路轉的可能。這種對壘摩擦,利益交織,而隨時可能發生轉換的關係,也將會是中美之間未來的「新常態」。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