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緬甸崛起 台灣絕不能缺席

Foto

■ 編按 ■ 東協成員之一的緬甸,歷經2年多的民主改革開放,成為國際政治界閃亮的一顆星,今年首度接掌東協輪值主席,將是「東協經濟共同體」(AEC)能否在2015年順利上路關鍵。此外,未來3年GDP成長率上看7.7%的緬甸,納入我財經部會今年拓展新興市場的重點之一。鑑此,本報特別指派資深記者陳碧芬多次前往緬甸,除採訪工商總會等企業現況,更積極突破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的緬甸聯邦政府,首度成功獨家專訪交通部、央行、能源等決策官員,各部會首長也都表示,這是首次正式接觸台灣。今日起,連續3天就總體經濟篇、交通電信篇、產業篇,巨細靡遺報導當今的緬甸,提供讀者作為前進緬甸的參考。

「BOMB~」,又大、又響,尾音又拉得長長。這是市場開放近3年來,方方面面都亟其快速發展的緬甸,震撼聲音大到任何人不得不對它拭目以待。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側,受惠於18世紀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基礎建設規畫,即使緬甸軍政府極權封閉近50年,也遲至2010年進行民主改革,新興亞洲經濟體的驚人潛力,讓國際顧問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把醞釀4年的《緬甸的時刻》(Myanmar's moment)調查報告公諸於世。

 人口紅利,是緬甸最令人著迷之處。據國際組織CIA統計,15至54歲的緬甸人占總人口61%,男女人數均等,宗教信仰近9成為佛教,成人識字率也近9成,典型豐沛勞動力和潛力消費力的經濟結構。

最迷人的國家改造案例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估,緬甸的經濟規模將從2010年的450億美元,在2030年逾3,000億美元,國內人均所得(PPP)能從2010年的1,300美元,在2030年提高到5,100美元。麥肯錫東南亞董事Heang Chhor形容,「這應是近代數十年來,最迷人的改造案例之一。」

 歐美日國家領導人像大隊接力般,一年間摩肩擦踵到訪緬甸,緬甸「民族救星」翁山蘇姬如今與緬甸上下愉快互動。去年12月,有南亞區奧運會之稱的東協運動會(SEA GAME)和東協殘障運動會,破天荒在緬甸首都奈比多風光舉辦,1月隨即接下2014年東協輪值國主席職務,內閣部會全都動了起來。

 緬甸央行副總裁塞翁(H.E. SET AUNG)說,「我們是後進國家,改革或進步都不可能一次到位,面臨的挑戰也很大」,他在本報專訪中一再強調,國際規範(international rule),就是當今緬甸制度建制的唯一依據。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緬時,和緬甸文人總統登盛的談話,「人民」(people)是雙方最重大的關切點。首都奈比多最大道路的盡頭是聯邦議會。不同的是,歐巴馬背後龐大的美國跨國企業,在過去20年的國際禁運制裁中,錯失了這個南亞「碉堡」的重大商機,被大陸和泰國予取予求,緬甸的石油、天然氣、珠寶、房地產,甚至稻田被轉植鴉片,獲利所得從中、泰邊境流出,緬甸人民對此甚為反感,在仰光開車為業的崇民不顧篤信佛祖,口出怨言說,「中國人把市區房子買光了,我們緬甸人都被迫搬到郊外住了。」本報訪談各部會首長過程中,更發現多數人絕口不提「中國牌」。

全球大廠重新搶灘布局

 現在,跨國企業回來了,天天都有「世界最大XX公司進駐」的新聞,聯合國經濟發展機構、世界銀行、IMF、亞洲開發銀行急於把緬甸納入國際開發案,日商、韓商、歐商跟著這些大標案,大動作注入資金和產業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年前就把仰光地標喜都那飯店的整層租下來,為日商前進緬甸作最好的鋪路。

 和30年前開放的越南相較,緬甸是幸運的,無所不能的網路無私地為緬甸的政、經、教育、社會帶來改變的捷徑,海外緬甸留學生更清楚,要就趁現在回去卡位,失去這次,再也沒機會了。

 可惜的是,對於緬甸市場的開拓,政府動作非常慢,國人、廠商對緬甸認知也模模糊糊。經濟部將緬甸列為今年對外拓展的重點市場之一,往返緬台的業者卻對我說,市場資訊都是「聽來的」。貿協的市場分析人員還特別提醒我,「這個國家有太多『一夕翻牌』的壞案例」,2015年大選之前,政治風險都太高了。

 情感上特愛台灣的緬甸交通部長粘圖翁說,如果台灣人現在還一直停留在考察,前進市場、投資行動整個大缺席,以後也不必來了,「屆時,所有人都在忙著成長,沒有時理會台灣和台灣廠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