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台語電視台」圈粉背後 文化平權還是文化霸權?

Foto

備受爭議的「台語電視台」(即閩南語電視台)案,最終在民進黨護航下於立法院通過預算,並交由公視執行,該案年度經費達新台幣4億元。其實早在預算通過之前,閩南語台已默默運作許久,當前臉書粉絲數已翻兩番,達3萬餘人,在政府強力推廣下,其能見度已大幅提升。

「台語電視台」的法源依據為2019年1月9日公布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該法明定「國家語言,指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若是面臨「傳承危機」的「國家語言」,則應優先推動各種保障措施(例如學齡前幼兒的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該法案的「空間定義」,由2016年民進黨立委提案時的「本國」,到之後時代力量、行政院提案獲通過的版本而改為「台灣」,不知各省方言或以往蒙藏委員會服務的蒙藏民族是否也能以「既有傳統族群」身份爭取?至於民眾熟悉的「國語」,則避而不談。身為主管機關首長,屢屢站在第一線喊話維護的文化部長鄭麗君可謂是《國家語言發展法》幕後的最大推手。

開台準備 緊鑼密鼓

2016年政黨輪替,甫由立委轉任文化部長的鄭麗君,即於人文及出版司下設置「國家語言發展科」,並主張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積極推動「母語傳播權」。2017年6月「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聯盟」成立,鄭麗君回應「台語是我的母語,而我除了是文化部長外,也是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進一步表示支持「台語電視台」,接下來只剩下修《公視法》或訂定《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取捨考量。如此順水推舟,在2018年4月立法院審議《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時,鄭麗君當即表態要優先爭取預算,交由公視董事會籌備。

執行此案的公視董事長陳郁秀,為已故民進黨立委盧修一遺孀,在民進黨內輩分頗高。早在陳郁秀2003年擔任文建會主委時,即著手擘畫首齣「台語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在其後擔任兩廳院董事長時完成並演出,當時陳郁秀興奮表示:「這是台灣第一部自創經典的誕生!」而負責籌備台語電視台的呂東熹,更是長年推廣「語、言結合」、「語、文一致」之台語運動健將。

陳郁秀、呂東熹多年來推動台語影視發展不遺餘力,且能預先、長期準備。此次台語電視台案,早在2018年預算仍遭擱置期間,即先砸下新台幣6,400萬元拍攝開台大戲《苦力》,預計在今年7月1日開台播映。臉書運作方面,也早已開始轉型。原先「公視台語新聞」粉專,一年前已聘請新人手管理,除依序更名為「公視台語台台語新聞」、「公視台語台」外,追蹤人數亦由2,500人上升至截稿時的35,000人,是已成立15年客家電視台的2倍,除「台語」相關新聞外,小編貼文也多在諷刺國民黨政治人物(例如韓國瑜、吳敦義等)、報導中國大陸豬瘟等事項,這種「圈粉」方式,曾遭網友質疑,違反公視應著重「公共利益」的中立性。

構建民族主義的工具

台灣人口以閩南人佔多數,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7年6月委請學者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自我認定為閩南人者佔69%,再加上已經被閩南人同化的其他族群(例如「福佬客」),比率當高於七成,遠甚於第二大族群客家人的16.2%。操閩南語的台灣人,一般都把自己講的語言稱之為「台語」,但常遭原住民與客家人的反對,此次立法過程,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泰雅族)即認為,文化部定義使用其語言人數不到一半的閩南語為「台語」,難以說服社會大眾。

眾所皆知,語言是族群認同的核心元素,以《想像的共同體》作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指出,語言是構建民族主義過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是從「建構」角度觀察民族主義的經典論述。一個有名的例子是,巴黎地區的方言,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由政府推廣至全國,而成為標準「法語」。

放眼中國歷史,歷代也大多重視文字跟語音政策。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即在1913年召開「讀音統一會」,通過「國音標準」以及拼注國音的「注音符號」,打造現代中國的「民族共同體意識」。1932年5月,國府正式出版以「新國音」為標準的《國音常用字彙》,取代舊的《國音字典》。北洋政府時期成立的「國語統一籌備會」亦由國民政府承繼而改為「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持續推行國語政策。

確立並使用「國語」之目的,在於能讓操著不同方言的族群,在共享中文漢字書寫系統的基礎上,可以漢字口語媒介溝通,進而推展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在政治上,也對「外國」形成一種最基本的「我者」與「他者」的分別,有助於弭平不同族群之間的衝突、凝聚國民的忠誠與鼓勵履行包含納稅在內的義務。

從「文化平權」到「同化效應」

福建來台的閩南人佔台灣組成的多數,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身為多數族群以及閩南語在台灣的應用廣泛,使閩南語並未面臨原住民語及客家語的瀕危境地,尤其相較客家話與原住民語常需借用國語表達,閩南語詞彙較能夠跟得上現代社會的創新,且許多年輕閩南人至今仍以閩南語作為家庭溝通語言。即使如此,仍有許多支持閩南語人士迫切覺得閩南語已「瀕危」,需要「被保護」、以貫徹「文化平權」,甚至創造出一套夾雜羅馬拼音與漢字、老一輩人可能根本看不懂的閩南語書寫系統,宣稱要掃除「台語文盲」。

對照當前民進黨政府力推的「文化平權」與「國家語言」政策,無疑是想要「解放」既有的國語思維。然而,從前即使有「國語」作為台灣各族群通用語言,仍無法免於其他族群在語言上被閩南語同化的情況;如今政府挹注資金、並推廣「台語」會話及書寫,未來再加上教育部「沉浸式教學」(Immersion Programs)的配套,很難讓人不擔憂,會不會有助於台獨民族主義推行語言與民族的一致性,進而對台灣其他族群造成更深的同化效應?畢竟頂著「台語」之名,使得閩南語在政治話語上具有的正當性,遠大於台灣的其他語言。

消弭衝突的保護膜又被揭開

清代台灣移民大多是來自福建、廣東二省的中低下階層,少有人能解漢字及北京朝廷中央的語音,來台之後又為了爭搶地盤,時常發生「閩粵械鬥」,死傷無數,損失難以衡量。直到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強力鎮壓並且推行「國語」(日語)政策,方減緩台灣的閩粵族群衝突。抗戰勝利、台灣回歸國民政府後,也由政府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推行國語,閩粵械鬥再不復見,且通婚日繁,大規模族群衝突已百餘年未發生。

語言是相當生活化的載體,如今政府不斷對「國語」進行解構工程,已經把消弭衝突的保護膜給揭開了;而多數語言對少數語言本就具有優勢,如果又得到官方刻意扶持與推廣,則語言與政治的結合,加乘效應或將再度挑起台灣族群政治的敏感神經。這是執政者在推廣文化平權理念時,應該慎重拿捏的。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