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指標基金論壇 掌握致富邏輯

Foto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招,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市場波動加大。在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投資商品又琳瑯滿目下,《指標》雜誌與本報特別舉辦指標基金投資策略論壇,聚焦六議題:投資風險管理、退休金計畫、基金經理選股、ESG及永續投資、ETF投資、個人投資者常見錯誤等,吸引逾300位投資人到場聆聽。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指出,台灣有豐沛的資金,截至今年2月,國內資產管理規模已達7.7兆元,包括39家國內投信公司募集2.43兆的基金、境外基金則有達3.45兆元。金管會一直希望境外基金不要只是把台灣當成通路,而應在台灣培育資產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因應高齡化社會,金管會也希望多推動目標到期型商品、TISA帳戶等幫助國人累積退休金。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則表示,資產管理最後一哩路就是「退休後的理財」,台灣從民國44年起年出生人口開始突破40萬新生兒,而這些人今年是62歲,即將有500萬人的退休潮,假設每人都有200萬元的退休金,就有10兆元會釋出,時值工商時報40周年,今年特別推動「樂齡系列」講座教大家釣魚、累積財富。

所謂「給魚吃不如給釣竿」,《指標》雜誌發行人兼行政總裁鮑婉玲致辭時指出,此次論壇不是要教投資人一天賺一百萬,而是要帶給投資人正確的投資策略、方法。就像指標基金獎不會只看報酬率頒發,而更看重風險管理。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黃良瑞則表示,基金投資理財的「東方不敗」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以台股為例,過去20年台股有8、9次波動,平均二、三年就有大波動,每次報酬為20到50%,只要定期定額投資,年平均報酬也有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