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政府調薪有帶動效果?

Foto

■隨著台北市政府、台中市政府陸續調升僱員薪水後,中央政府是否為全體軍公教人員調薪又成話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預計在今年6、7月間進行檢討。

■民國100年6月立法院通過軍公教加薪的追加預算案,調薪3%,但這一年依主計總處調查,受僱人員的經常性薪資僅微升1.46%,即使次年也僅升1.28%,顯示配合加薪的企業極少。

選舉到了,政治人物又開始關心民瘼,近日倡議政府加薪者不少,他們認為政府調薪可以帶動企業加薪,於民有利。平心而論,此一思維在十多年前還有幾分道理,但時移勢易,如今這個論述是否正確,恐怕就有待商榷了。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三年前政府調薪的經驗,當時馬總統說:「根據過去幾次的經驗,軍公教調薪可以發揮帶動效果,希望此次也能夠帶動企業界加薪。」結果,軍公教調薪之後跟進的企業並不多,100年、101年經常性薪資升幅僅1.46%、1.28%。

賺錢才是企業調薪關鍵

 很明顯,我們這些政治人物的思維還停留在十多年前,那時候軍公教調薪幅度的大小,確實是企業調薪與否的參考指標。依主計總處歷年的調查會發現,民國87年逾五成的廠商表示會參考政府調薪幅度來調整員工薪水,但近十年還會參考者已寥寥無幾,101年這項比率已降至5.0%。

 從簡單的經濟思維即可明白,廠商調薪與否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本身是否賺錢,不賺錢怎麼可能加薪?即使在那個還會參考軍公教調薪的年代,影響調薪的兩大因素也非軍公教調薪幅度,而是「企業營利狀況」及「同業薪資調整情況」。民國87年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報告顯示,53.3%的受訪企業表示會參考政府調薪,然而在這一道複選題裡同時表示會參考自身營利、同業薪資者更高達80.4%、62.8%。

 直到如今,亦復如此,近年廠商調薪者愈來愈少,主計總處的調查問項改成:「不調薪的考量因素為何?」營利狀況、同業是否調薪依舊是企業考量的兩大重點,以101年而言,分別達86.5%、25.3%,至於受軍公教不調薪影響者的比率僅區區5.0%。

 近二十年台灣的經濟環境、人力僱用型態、薪資結構已出現極大的變化,初入民間企業的年青人薪資還不及十五年前,也遠不及進入政府部門者,如今即使景氣再好,企業調薪幅度依然微薄,政府真關心青年人的薪資,就應該提出切合實際的對策,而非拿著一份過時的思維來談論帶動民間加薪的神話。

民間未得到加薪實惠

 政府不是營利的單位,所花的每一塊錢均是來自人民的納稅錢與國家資產,因此提出任何形式的加薪、福利政策,皆需三思。莫小看加薪、福利對財政的影響,三年前因軍公教調薪3%,自此政府每年都得增加216億元的開銷,獲加薪者未必感謝政府,但公共建設的預算卻因此更加捉襟見肘。

 我國財政日趨艱困,政府債務已逼近《公債法》所定的上限,每年非舉債兩千多億元是編不出預算的,也正因為如此,幾天前財政部才提出「財政健全方案」。不料,加稅的錢還沒進國庫,各地方政府又開始放送福利,這些作法既無助於提振經濟,也無益於民間加薪,反而讓財政負擔更形沉重,如此悉從選舉考量,又豈是一位憂懷民生的政治家應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