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求同存異 讓服貿協議早日生效

Foto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立法院審查過程爆發太陽花學運,其生效時間因而陷於高度不確定。此項協議及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攸關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及國內產業競爭力,如何避免曠日費時,在兼顧朝野不同意見,又能被大陸當局接受的情況下,讓其早日生效,無疑是當前極為重要的課題。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日前接受廣播專訪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如果經立法院民主程序、議事規則討論,過程中被修改,行政部門「沒有選擇,只好跟大陸重新談判」;重啟談判的可能性雖經大陸方面否認,但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隨後表示,希望上半年訪台,並願與各領域接觸,尤其是基層民眾和中小企業。這項發展,顯示大陸對於反黑箱服貿學運,一方面已經認知到「太陽花行動」所產生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另一方面又必須維護兩岸兩會授權協商和所達成協議的權威性,因而陷入「兩難局面」。面對此難題,兩岸當局能否發揮大智慧,以「求同存異」的精神解決爭議,將是決定服貿協議能否早日生效的關鍵。

對大陸而言,反服貿學生團體占領立法院長達24天,並且造成近50萬人上街頭聲援,實為始料未及。雖然大陸官員一再強調協議的實施,有助於共同提升兩岸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給台灣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台灣社會對於服貿協議與兩岸關係快速發展的疑慮,的確是不能忽視的事實。

大陸官方事後理解到學生占領立法院運動,主要是因為談判前溝通不良,以及立院委員會審查「違反程序正義」,因而引發民眾對於兩岸經濟整合可能衝擊台灣民主價值的疑慮高漲。在此理解下,國台辦的態度也由原先強調這是「台灣內部問題」,轉變為張志軍主任說,這次事件給他「一個啟示」,並承認「兩岸經貿受益面不均衡,受益更多是大企業,而不是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進而希望訪台能與基層民眾和中小企業等各領域的人接觸。凡此顯見,大陸政府當局已經掌握了反黑箱服貿運動的核心問題。

相對於張志軍願意與反對者對話的務實態度,馬政府始終如一的宣導模式,一味強調「簽署協議利大於弊」與「服貿一定要過」,凸顯出其未從民眾的立場思考,缺乏「傾聽民意」的缺失。兩相比較,台灣執政者在處理兩岸經貿爭議能力的低落,也暴露無遺。

在反服貿學生退出立法院議場之後,接下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如何立法,以及該協議回歸委員會如何「逐條審查與表決」,都將對未來兩岸經貿關係進展,造成深遠影響。

在監督條例方面,民間版將「兩岸協議」定位為「兩國協議」,因而衍生「兩國論」疑慮;行政院版則依「協商議題形成階段」、「協商議題業務溝通階段」、「協議簽署前階段」、「協議簽署後階段」,分別向立法院及社會大眾進行溝通以及諮詢,反對者質疑這只是將現行作法改由立法院背書,並無實質監督的意義。日前立法院院會決定付委的版本多達七個版本,如何整合考驗立委諸公的智慧。

至於未來立法院如何實質審議,更將出現激烈爭議。特別是太陽花行動學生已發表「轉守為攻,出關播種」聲明,民進黨也已經提出服貿協議條文與特定承諾表(市場開放清單)的修正案,這些壓力都將使馬政府所堅持「一個字都不能修改」的立場無以為繼。尤其在年底七合一選舉的壓力下,未來立法院院會極可能被迫採取「文字修改」、「承諾表修改」、「保留特定項目或文字」或是「附帶決議」等方式,通過協議的的生效。

對於這樣的可能結果,雖然大陸國台辦否決服貿協議重啟談判的可能性,但事實上,由於ECFA一直被定位為「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只要雙方秉持「求同存異」的精神,仍然有讓協議順利生效的可能。因為依據協議第二十四條規定,「雙方應各自完成相關程序並以書面通知另一方。本協議自雙方均收到對方通知後次日起生效」;依此條文,台灣若將經立法院「修改」或「保留」的決議「通知」大陸後,大陸依據「求同存異」原則,同意台灣有疑慮的項目可以先不實施,如此即可以讓服貿協議在不重啟談判的情況下順利生效。至於被「修改」或「保留」的爭議項目,未來仍然可以依據協議第十六條「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的規定,持續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進行後續協商。

今年大陸兩會的政府報告中,曾強調對台政策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維護骨肉情誼,凝聚同胞向心力」的政策思維,我們因此期待大陸能秉持「求同存異」原則,接受服貿協議能以較具彈性的處理方式,在不重啟談判的情況下,讓該協議早日生效。要言之,讓「促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制度性安排」有效運作,並「儘可能地照顧台灣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和基層民眾的實際利益」,乃是化解台灣民眾疑慮,增進台灣社會信心,進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