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並舉路線到全面經濟 北韓國家路線生變

Foto

美國《時代》(Time)雜誌4月20日公佈本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人名單,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赫然在列。這並不意外,即使《時代》雜誌今年年底評金正恩為「年度風雲人物」也合乎情理。金正恩從今年的元旦致辭後,便開始主導著東北亞的局勢,牽動著區域及中美等世界領袖。然而相較於金正恩在國際層面上的作為,近年他在其國內所推動的重大決策,更值得外界注意。

也就在《時代》公佈百人名單的同一天,金正恩在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七屆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宣佈,不再進行任何核試和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並廢棄北部核試場以示透明。金正恩表示,只要北韓不再受核威脅挑釁,就絕對不使用核武,核武和核技術不外流。另一方面,也是外界所樂見的,即金正恩宣佈北韓將集中全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並維護朝鮮半島及世界和平,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繫和對話。當外界仍將北韓的軍事擴張與核競賽當成是威脅時,北韓的國家發展戰略和路線已有了重大轉變。無論各方是否承認北韓是擁核國家,北韓已宣佈不再集中精力搞軍事建設,將進入全面發展經濟的新階段。

承諾無核 並非被動交換
原本外界會認為,北韓的無核化承諾會是可以用來討價還價的重大籌碼。就如以往一樣,將核武開發的各個階段步驟分割交易,在以往的無核化談判中,暫停核試、遞交核材料清單、炸毀寧邊核冷卻塔等,都是可以分別交易的對象,能源、糧食、解除經濟制裁、從支持恐怖活動國家名單中刪除等都是談判要求。然而如今金正恩卻在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川金會」召開之前,率先宣佈了中止核武試驗、廢止北部核試場。

為什麼北韓沒有將無核化作為交易的手段?又為何此前2017年10月的北韓勞動黨七屆二中全會時,還強調「並舉」路線,現在卻突然宣佈重大戰略調整?有論者認為從策略上看,北韓在對南韓、美國的峰會之前宣佈停止核導試驗的重要決定,是為了使峰會取得成功創造良好的環境,意在爭取談判主動權,獲得更大談判空間。這與以往北韓在無核化談判中提出交易只為拖延時間的做法不同,現在北韓不再提交易,反而是打算徹底解決問題。

各方都注意到,此輪半島問題的和解,以金正恩2018年新年賀詞為開端。事實上,2017年9月北韓宣佈完成核開發之後,2017年10月勞動黨就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會議,特別討論了「針對造成的形勢的若干當前任務」。金正恩在報告中分析評價當前北韓所面對的複雜國際形勢和重大問題,並提出勞動黨的當前活動和經濟發展方向,以及為其實現的戰略任務和途徑。

在金正恩3月底首次非正式訪問中國大陸,4月初基本敲定南北韓的「文金會」之後,北韓勞動黨4月9日舉行中央政治局會議,「深入地分析和評價當前北南關係發展方向和對話美國前景,並提出了今後國際關係方針和因應方向等我們黨要堅持的一些戰略戰術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4月20日的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是北韓高層半年來第三次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和探討。從勞動黨七屆二中全會,再到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完成核試之後,下一步該如何走,北韓一直在有規劃地推進,這與以往金正日時代的核談判非常不同。當時北韓是被動參與無核化談判,被各方要求做出無核化承諾。如今北韓卻能主動宣佈暫停核武與飛彈試驗,不將之當作談判籌碼,是北韓在擁有核武和彈道飛彈能力之後,主動而自發的選擇,並非在外部壓力下的讓步。

發展路線 全面調整
除了終止核武試驗外,北韓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中更重要的內容,關乎北韓勞動黨對國家發展規劃的重要路線調整。會議在通過《關於宣佈經濟建設與核武力量建設並進路線的偉大勝利》決議書同時,也通過了《關於按照革命發展新的更高階段要求,集中全力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決議書。自此北韓「經濟建設和核武力量建設並舉路線」已調整到「全面經濟建設」階段。

一切以軍事工作為先,一切以軍事工作為重,是金正日時代「先軍政治」最為明顯的印記。當時北韓軍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據支配性地位。當金正恩在2013年3月的勞動黨中央全會上提出「經濟建設和核武力量建設並進」路線後,意味著對先軍政治的調整。同時先軍不再是全面的先軍,而是有選擇性地優先研發核武。時隔五年,金正恩此時提出全面轉向經濟建設,可說是對先軍政治的持續調整。隨著北韓2017年9月的氫彈試爆和11月底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成功,在「完善國家核力量的歷史大業」後,便全面轉向發展經濟。這是水到渠成的分階段轉折,而非生硬的轉折。

「為營造有利於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積極同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密切聯繫和進行對話」,「集中一切力量開展全部動員」,「各級黨組織和政治機關要經常掌握和總結黨的七屆三中全會決議執行情況,保證決議徹底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內閣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會決議提出的任務,採取法律、行政及工作措施」。以上種種措施意味著,全面轉向發展經濟,對北韓是國家發展思路的一次內部全方位重大改革,而這不以是否與南韓、美國進行對話為前提。換句話說,北韓之所以願與各方積極對話,是為了「營造有利於發展經濟的國際環境」。

其實早在金正恩上台之前,北韓便已出現要將國家發展路線逐漸調整到改革經濟、改善民生的勢頭。金正恩上台後,面臨美國隨時有可能顛覆自己政權倒台的情況,依舊力圖「政制安全保障」為第一要務,「優先開發核武打擊能力」的政策也得以延續。即便如此,近年來隨著北韓核能力的有序進展,金正恩也以「未來科學家大道」、「黎明大道」等經濟建設工程表現自己發展民生的決心。

然而當國際社會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愈發嚴厲,北韓也面臨巨大生存壓力。尤其當中國大陸於2016年底參與聯合國的制裁後,真正打到了北韓的痛處,佔北韓貿易總額達90%的中國大陸,事實上掌握著北韓的經濟安全。因此,如今北韓態度轉變,一方面是水到渠成,因國家發展階段已到了該力圖經濟改革的時間點;另一方面則是源自大陸和國際社會所施加的制裁壓力,加速了北韓的路線調整進程。

2017年10月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金正恩表示,「不管敵人發動任何制裁,只要國家的經濟結構自立完備,有其牢固的基礎,就完全能夠開闢自己的前進道路」。金正恩所提到的經濟結構自立完備,也就當被視為北韓的「二次攻堅戰」,透過研發核武獲得安全保障進而實現政治安全之後,需要採取無核化及經濟改革的方式,以實現真正影響長遠的「經濟安全」。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