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變遷,生計有所威脅之時,如何面對水經濟、水社會、水文化的挑戰不斷,是亟需思索的議題。水的問題出在人身上,皆是跨部門、跨領域,需要整合及協調。謝謝賴署長日前安排臺南水資源建設現勘,知悉水利署、臺南水利局、南水局全力為南台灣缺水環境打拚,運用許多跨域合作方式,例如倡導掌水工以促進農業節水,穩定民生及工業用水;上、中、下游水土林整合,藉由環境教育的推動,使各機關理解環境資源重要性;整治老舊水庫,展開白河、曾文水庫清淤、排沙工程;智慧水管理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伙同台積電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研擬智慧灌溉系統協助掌水工,水門管理模組業已完成,在在都是跨域合作。嘉南農田水利會為解決維生糧食安全,藉由推動旱灌,促進耐旱及雜糧作物有其必要性,農委會應予以大力協助。臺灣灌溉系統多已老舊,若能維護更新,減少灌溉損失,有助水資源利用;再生水推動,使用誘因是關鍵,調度產業用水,協商每個步驟,南水局於臺南及高雄在實務操作中打下基礎,有鑑於水的議題不能侷限於一鄉、一縣、一市,結構性水利政策和工程常受困於地方利益本位思緒,臺南的合作與努力實為可貴。
在水資源工程及調度、規劃、協調中,中央與地方需有所磨合,中央規劃要有前瞻及整合性,並與地方實作結合,臺南多年來飽受水患之苦,進而循序漸進發展出順天應人的治理模式和管理經驗,成為臺灣水環境學習典範。今匯聚多年來實際參與的老師們給予指導,不論農業用水、區級灌溉,以及南科發展、再生水循環利用、工業、民生需水等,各面向皆有所對話討論。在媒體和社群網路普及的年代人人有發言權,但不代表能解決問題,水利團隊在最前線無可取代亦責無旁貸,面對大自然的威力應不與天爭、敬天應人,在水的權力、權利糾結中,闡述、解析並協商每個過程,自助人助方能因應水多、水少、水髒的不斷挑戰,迎戰缺水是眼前第一戰,感謝盛豐、伸賢兄共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