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思考與觀點

Foto

自古以來,人們對歷史的看法,對政策的見解,經常有不同的觀點,惟這些觀點有些是求諸事實思辨之後的結果,而有些卻是本於主觀認定的無謂堅持,是以論述紛歧,也就不足為怪了。

 《說苑》記載晉靈公暴虐,大臣趙盾進諫,靈公反欲殺之,趙盾逃至邊界聽聞靈公被弒後旋即返國,史官董狐於史策上寫道:「趙盾弒其君」,趙盾不服,董狐說:「子為正卿,亡不出境,還不討賊,非子而誰?」

 對於這起歷史爭議,孔子稱讚董狐是古之良史,書法而不隱,但同時也推崇趙盾為古之良大夫。如此四平八穩的評論,想來孟子是不會贊同的。

 孟子梁惠王篇有這麼一段,齊宣王問:「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臣弒其君可乎?」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莫說董狐沒殺靈公,即或殺了,從孟子的觀點來看這也不算弒君。

 再看北宋王安石所推的青苗法,這個貸款給窮人買秧苗的融資方案,立意良善,惟地方為展現對新政的擁護,強迫家家都要貸款,司馬光在《與王介甫書》上寫道:「今之散青苗錢者,不問民之貧富,願與不願,強抑與之,歲收其什四之息,謂之不征利,光不信也。」兩人政治信仰本有歧異,加以執政者陷入統計迷思(只求數據漂亮,貸款愈多愈好),終致新政功敗垂成。

 今年以來台灣社會為了兩岸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針鋒相對。如前所言,觀點不同,自古而然,但令人憂心的是,爭論的兩造是否熟悉議題本身?或者僅是不滿於現狀的宣洩而已?孔子論述趙盾、孟子評論桀紂,司馬光質疑新政皆有一番思考及觀察,而近來的台灣社會,在針鋒相對的背後可有理性的思考?

 進步的社會需要深度的思考與觀點,而非對立與漫罵,沒有這個涵養,台灣只會在無盡的爭吵喧鬧中消失於歷史的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