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正在討論明年的科技預算到底縮不縮水的問題,雖然說科技預算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對科技研發投入的程度,不過以台灣代工產業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來說,似乎該對這樣的議題更多一點點關注。
台灣已經喊了很多年的產業升級,不過以大宗的科技代工業來說(特別是系統組裝),弄半天也看不到太大的起色,不過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卻是紛至沓來,分一杯羹的案例有之,快要被「整碗端去」的也不在少數,以前產業升級、轉型可能是「口號」,現在眼看著就快要變成「慘叫」,再不有所突破,很多產業的生存可能都要成問題。
過去在金融海嘯肆虐時期,很多公司都提出無薪假等等的應變措施,希望在已非廠商自己所能控制的惡劣大環境中,保存一口真氣。以康寧這家超過150年的老公司來說,營運環境不好的時候,有所謂「防禦環」的應變概念,第一環是縮減支出,舉凡要多花錢的事情都先暫停,例如人事凍結。第二環是延長工廠停產的時間。第三環是裁員、工廠整併。不過最基本的技術核心研發等等東西,卻會被擺在最中間的部分,不輕易停掉。
像這種百年企業能夠賴以生存延續,研發、創新都是核心基礎,不輕易因為財政短絀或是要大家共體時艱這些因素,隨便就喊出個數字砍一砍以達預算目標,因為許多研發的東西一中斷,它會造成的影響可能不會立即顯現,往後等到發現問題要再去補救,恐怕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這當然不是說相關預算完全動不得,如何精進預算的執行,或是把錢用在更需要用的地方,這都是值得花腦筋的地方。現在台灣不少肩負研發創新重責的單位,諸如工研院、資策會等等,也都被要求一定比例的經費自籌,這雖然立意也算不錯,至少可以督促研發單位別太不食人間煙火。不過卻也不能搞過頭,如果讓這些單位用了太多精力去汲汲營營於生存,恐怕研發的精神與本質會大受打擊而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