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追求社會的最大幸福,但由於幸福這個概念很抽象,因此近半世紀以來各國政府轉而追求GNP的成長,政治人物每逢選舉總會誓言要讓每人GNP增至多少多少。
姑不論每人GNP是否如吹牛般地增加,即使增加了恐怕也未必是好事,因為如果追求GNP而忽略了環境生態,忽略了社會互信,忽略了身心健康,那麼增加愈多的GNP等同於增加愈多的環境污染、增加愈多的社會疏離,完全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初衷,月前高雄氣爆釀成巨災即是最好的例證。
幸福指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11年首度公布涵蓋11個領域的幸福指數,11個領域除包括所得、財富這些物質面的指標,也包括環境品質、社會聯繫、主觀幸福感這類品質面的指標,綜合結果用以觀察各國民眾的生活福祉。
OECD顯然想以幸福指數來平衡GNP,提醒各國政府推動投資、生產促進財富增加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生態、社會互信與生活的趣味,因此,幸福指數的目的是用來導正政府的施政方向,而非用來吹噓自己的政績,這是所有政治人物該有的起碼認識。
本次台灣幸福指數的排名雖然提升至第18,但主觀幸福感的排名仍落居第24,顯示民眾的幸福感並不如幸福指數所呈現的這麼好,另外台灣在環境品質這項殿後,在工時過長,休閒時間過短排名也不佳,這都是一、二十年來過度追求GNP所帶來的負作用,決策當局應加以導正才是。
至於,每回幸福指數一發布便引來漫天蓋地的嘲諷,其實大家不必如此和這項指數較勁,說句公道話,主計總處的編製已屬嚴謹,至於幸福指數和大家感覺仍有落差,這只能說幸福這件事本來就很主觀,這項描述社會總體幸福感的指數,本來就不可能符合每個人的感受,這是調查統計的極限,任何一個國家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