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鼓勵國內大型金控、銀行等金融業者走出去打亞洲盃,在併購戰場上大展鴻圖,然而,看在國營金控、銀行如台灣金、土銀的眼中,心中卻不免慨嘆。台灣金一直到最後一刻才被金管會選入在併購名單上,土銀則是失之交臂,其實了解政府預算編列制度的人都知道,金管會屬意民營金控或已民營化的公股金控出去打亞洲盃,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營金控、銀行受預算編列的限制實在太多。
國營金融機構的預算編列,在考慮編列、審查、執行等程序之下,甚至必須要提前2年就先把預算準備好,然而,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當下,這樣的限制不要說走出海外併購了,連要設置子行,分行都很困難,也因此已形成目前包括台灣金、土銀兩家國營金融機構走出去的最大障礙。
特別是現在要打亞洲盃,要能迅速的擴張規模,併購勢將成為一主力來源,但是,通常民營金控或是銀行,一個併購案子要從無到有,短則花3個月,長則花半年,因為只要時間一拖長,好標的就被來自其他人馬給搶走,而這種併購競爭對手,已不再僅止於國內,海外有更多的併購競爭者,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上的分秒必爭,更顯重要。
此外,由於現在海外市場的變化,受到景氣循環加速、地緣政治等影響,已較之過去更為快速,因此經營決策者在作決定時,也需要更高的機動性,一個決策的形成,根本不可能花太長的時間提前作準備,經常是機會突然來臨,就要當機立斷掌握。
然而,不論對台灣金控、或是土銀而言,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彈性,特別是上述攸關營運資金的預算得提前2年編列,將讓兩家國營金融機構的發展,跟不上環境快速的變化,而白白斷送競爭力。而兩家國營機構可說家大業大,台灣金旗下的台灣銀行為龍頭銀行,資產為全體國銀第一大,而土銀也排名全體國銀前5大,這樣的本錢,卻因為政府預算制度的限制,而成為其走出去的最大障礙,豈不冤枉?政府及立法機構是否應好好思考讓國營金融機構的預算鬆綁,不要因此而斷送他們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