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期間,友人全家自南部來訪,兩代敘舊談新,迅速拉近多年不見的距離。席間,友人驚嘆於在「天龍國」成長的小兒竟會說流利台語,反倒是她在南部長大的女兒不太會說也不太肯說台語。在母女一陣互嘲後,友人突然冒出一句:「以後母語不納國中必修,下一代更不會說台語了!」
來者是客,儘管對這突如其來的「結論」不以為然,我並未當面吐槽。況且,的確有不少人跟友人一樣,認為母語是「必修」來的。但仔細想想,這樣的邏輯若成立,在戒嚴時期求學的我輩,就不該有人會說流利的母語了。
彼時的學校教育,國語是唯一「必修」,講台語會被罰錢,有時候甚至會挨打。但回到家裡,我家姐弟還是很自然的轉換語言頻道,嘰哩瓜啦地用母語嘻鬧,因為同住的爺爺、奶奶只聽得懂台語,不會講台語怎麼跟兩老「開講」聊天?
小兒的情況也一樣,從小由奶奶帶大,雖然奶奶會聽國語,但流利的是台語,因此他從牙牙學語開始,說的就是「阿嬤的話」。兒子學齡後雖與奶奶分居兩地,但每晚用台語跟阿嬤通電話,成了老人家最大的期待,也成為兒子精進台語的最大動力。
我一直相信,性向與需求是激發學習的兩大動機。有人數理好,有人文科強。像小兒對不同語言的涉獵興致高昂,是性向;用台語與奶奶「開講」,是需求。兩者加總的學習成效,絕非幾堂「必修課」可以強求得來。反之,友人以女兒數理資優為豪,但她女兒「不太會說也不太肯說」台語,則顯示性向偏好不在語言端,主客觀環境也沒有激勵她講母語的需求。
留學美國的友人也坦承:「既然她不太會講,我們在家裡也就不太用台語溝通。不過我每天早上送她上學,會刻意聽ICRT,跟她練習英語會語,以後出國留學比較有用!」
友人的論述,其實已點出了關鍵字:「有用」!我的同事與親朋中,當年有人是為了跑好台塑新聞而努力學台語、有人是為了追瓊斯盃球星而發憤學英文。更別說,在接觸過的「一只皮箱闖天下」的台商故事中,有更多的老闆是為了爭取訂單而練就各種外語。
換言之,需求創造動機,友人在自家語言特訓中優先選擇英語,卻將下一代台語說不好怪罪於「學校沒有教」,多少還是有南北差異與意識型態的較勁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