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央行已成市場亂源?

Foto

長久以來,投資人一直認為央行是站在市場這一邊,例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美國聯準會被視做最後的避風港,2007年的美國房市泡沫破減與信用危機,聯準會又成了乘著直昇機撒錢的救世主。而近來一些央行的動作卻是使得市場大亂,令投資人膽戰心驚。

 瑞士央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1月15日,就在歐洲央行宣布每月6百億歐元購債的量化寬鬆前夕,瑞士央行宣棄守施行已近4年的瑞郎兌歐元上限,引發市場混亂,瑞郎暴漲。

 瑞士央行自2011年9月開始實施限制瑞郎兌歐元匯率的政策,主要因為當時歐債危機使得資金買進瑞郎避險,瑞郎升值壓力大增。自此之後,儘管市場多次傳言瑞士央行可能取消此一限制,但是都為央行否認。也就因為如此,當瑞士央行宣布棄守,瑞士企業與投資人都有遭到背叛之感。他們表示,瑞士央行一再保證不會輕易更動匯率政策,使得大家都沒有為瑞郎避險,誰知瑞士央行卻是擺他們一道。

 另一個例子是新加坡等同於央行的金融管理局在上月底宣布寬鬆貨幣政策,縮減星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允許升值幅度。金融管理局此舉是為紓緩因油價重挫造成的通縮壓力,但是突如其來的宣布立刻造成星幣大貶,連帶也使亞洲貨幣重挫。星幣在亞洲貨幣中相對穩定,外界解讀金融管理局此舉等於是加入亞洲貨幣競貶的戰爭之中。

 事實上自上月以來有多家央行宣布降息,包括埃及、秘魯、丹麥、加拿大、俄羅斯、澳洲等,最近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周三調降存款準備率。

 這些央行的行動有一共通性,即是突如其來,或是降幅驚人,令市場措手不及,甚至有的還先放煙霧彈。瑞士央行總裁喬登在宣布棄守匯率上限前兩天,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該政策不會改變。這也怪不得有人大罵瑞士央行是騙子。

 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央行對外聯繫的政策有所轉變,以前瞻指引來做為溝通的橋樑,目的是減少無謂的猜測以維持市場穩定。然而由今年以來多國央行的動作來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反成準則,未來市場有得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