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這一天,總統府請來柯P的網路軍師翟本喬,以及兩位七年級生進府,為三、四年級的文武百官上網路課,馬英九總統以此展現自己不是LKK。
會後,馬英九訓示眾人:「要善用網路媒體和民眾好好溝通」。此話聽在講師「翟神」耳裡,不禁捏把冷汗,認為「政府若錯把網路當媒體溝通,注定要失敗!」
「網路不只是一個媒體!正如同馬路或高速公路不只是交通工具,它對國家社會結構帶來巨大轉變。網路是社會的一部分,會有噪音,也會有污染,也同樣造成進化,造成經濟的成長。」和沛科技總經理翟本喬對「網路」下了這樣一個註腳。
去年318學運後,時任閣揆的江宜樺就採取一系列行動,試圖了解「婉君」。府、院二巨頭先後與青年座談,籌辦經貿國是會議,成立青年顧問團等林林總總,但政府抓對藥方了嗎?網路社群意見領袖直白地說:「抓錯方向,尤其針對服貿協議舉辦20場大型公聽會,更是無效的溝通。」
去年11月底的九合一地方大選之後,江下毛上,院長毛治國請來對資通訊產業有經驗的張善政擔任副院長,行政院提出「網路三箭」,包括「開放資料」(open data)、「大數據」(big data)與「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行政院並要求各部會進行網站總體檢,太呆板的官網必須打掉重練;行政院預計在3月底在六大領域推出政策「網路分身」,讓施政做到「網實合一」;並成立創新創業政策會報,從各個面向整合跨部會資源,為青年打造創新創業環境。
網路趨勢課 官員換腦袋
毛內閣組成以來,各部會被張善政操得很累,他不只緊盯各部會做到Open Data,更親自與網路社群面對面溝通。毛揆並經常親自上陣督軍,要求部會首長及司局處主管必須上一整天網路趨勢課程,試圖為部會「換腦袋」,拉近與婉君們的距離。
「不敢說有何成效,七年之病,如何求三年之艾?」張善政坦言,政府只能一步步改進,不可能因為請來幾位專業講師上幾小時課,就能「換腦袋」,不過,至少讓首長們體認與社會的數位落差有多大。科技部產業園區司長邱求慧則說,從網路社群開始討論國發會的天使基金,比過去的創投基金容易申請,資料填寫方便,就是一個好的改變。
「政府至少願意打開心門,與網民接觸」,翟本喬肯定毛內閣。在網路社群中,年輕人最喜歡接觸的閣員,一是號稱「管爺」的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一是致力虛擬網路法規調適的政委蔡玉玲。
翟本喬說「管爺」敢做、勇於承擔,而蔡玉玲願意貼近年輕人,去推動政策,「以德政照顧人民時代過去了,官員不要想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因此施政要公開透明,讓民眾多參與討論,翟本喬在馬總統面前也這麼放膽地說。
輿論主控權 在社群網軍
流線傳媒總編輯張育寧說,政府研習營更好的認知應是要理解網路公民透過那些工具溝通有那些特性,而不是去尋找網軍(婉君)。可她在向行政部門司局處主管上課時強調,「輿論主控權已不在傳統媒體手上,在社群手上,政府對輿論社群化若沒有認識,這是嚴重的社會安全問題」。
最早與網民互動的管中閔說得更直白,他極力向張善政建議要為部會首長辦研習營上課,重點不是為婉君,而是讓首長們聽聽網路世代的人如何看事情,這是在辦公室內無法聽見的。
「網路趨勢發展已影響社會、生活及政府治理,年輕人習於利用社群聯絡方式打破接收資訊及改變生活型態,例如第三方支付已改變新時代交易方式,不僅止載具改變,而是生活型態的改變,政府要體認且立法修法,不只是多增加一個支付工具,否則如何支持網路金融?」管爺語重心長地說。
丟出政策idea 批評完再做
管中閔強調「如果把網路相關政策視同對付婉君,就是錯看當前形勢」;蔡玉玲更直言,她與年輕社群接觸,不是在溝通,而是在解決網路世界已正在發生的問題。
太陽花學運迄今周年,政府花了很大力氣學習,爭取與婉君接近,端出網路社群期待的政策,雖然有人批評是作秀,「人民的天職本就會批評,政府有想法應早早丟出來,等批評完再來修正」,翟本喬仍然對政府寄予期盼,不要怕做對的事被罵,反正「馬總統不會連任」,just do it,放膽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