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缺水VS.軟土深掘

Foto

距離上回台灣大旱(2003年)已經又過了12年,今年又迎來一個可能大缺水的羊年,現在政府跟廠商都開始高度戒備,深怕再缺水下去會影響民生跟工業,不過查了相關的數據,卻是讓人越查越怒,對於抗旱這件大事,我們似乎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每次只要一缺水,大家就會稍微看一下自來水的漏水率,去年全台統計起來是18%左右(算起來差不多漏掉快6億噸的水,跟三座石門水庫一樣多),差不多十來年前這數字可是二、三十趴,看起來是有在進步。不過比較一下日本東京跟新加坡,人家的漏水率是3.1%跟4.6%,這也差太多!部分原因是他們的水真是夭壽貴,台灣一噸自來水才11.1元,東京跟新加坡各是60跟40元,所以台灣「漏」得起。

 接下來,每次一缺水,工業用水大戶就會被要求節水。但看看我們官方的水利統計年報,從2003年到2012年,台灣平均每年的總用水量大約在180億噸左右,其中工業用水只有17億噸上下,只占約9趴多。

 這其中有意思的是,從2003年到現在,台灣耗水比較多的電子製造業例如半導體與面板,他們的產能幾乎都放大了一倍不止,以5代線與8.5代線來說,玻璃基板的面積是1:4,理論上製程的耗水量就算不是四倍也要兩倍以上。不過台灣的工業用水統計,就是一直維持在每年17億噸左右,這表示廠商的節水與環保製程發揮了大功效。包括友達、群創等公司,隨便上網查也可以查出他們的綠化努力與成果。

 不過,我們的自來水漏水率卻是18%,根據國際自來水協會(IWA)的數字,要讓漏水率不升高,每年的自來水管汰換率至少要1.5%,日本是差不多5%,計算起來大概每20年管線就可以更新一次。但是台灣的汰換率僅有1%多,以這種速度各位可以算一下多久可以換好一輪?

 再來看看甚麼叫軟土深掘?

 每次缺水第一個被點名暫停的大概一定是農業灌溉用水,怎麼農業就這麼衰?因為他的用水量最大,每年大概要用掉120億噸的水。而工業的產值大、佔GDP的比重高,傷不起啊!根據一份2008年缺水時的約略統計,在2003年時,台灣的IC製造業只要缺水「一小時」,可以造成約新台幣54億元的「直接損失」,LCD大約25億元。到了2006年時,兩個數字放大成132與108億元(因為產能變大),這還不包括設備與供水系統損傷等難以估計的「間接損失」。相較起農業一年的停灌補償不過區區數十億元,用膝蓋想也知道要先暫停哪一個。

 不過就像研究相關資料的台大教授去年底發表的報告,每次缺水就找農業開刀,這公平嗎?還是我們政府一直在便宜行事、軟土深掘?只是犧牲農業與農民,去換取工業與民生減輕迫切的陣痛與解渴需求?

 這麼多年下來,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廠商們一直在努力省水、省電,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產業耗水、又耗電,但是為了營造國家競爭力、努力拚經濟、增加就業,有些東西(產業)台灣必須要留著,但是至少他們盡力在改善了,而且也有成果(用水回收率都八九十趴),不知道要讓他們怎麼能再更省水?而我們的漏水率卻是18%、18%、18%(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廠商們努力了,政府的努力又在哪裡呢?

 上網查查2003年的政府抗旱大作戰,好像解決辦法跟今年的沒有甚麼不同,都是停止灌溉、大家共體時艱省水,因為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水庫很爛、裝不了太多水(淤積嚴重),雨一下來就會流到海裡去,拜託,不是只有台灣是島國好嗎?人家可以我們怎麼不行?

 今天官方又出現一個旱季水價的想法,這點子不錯,反正台灣水費便宜,缺油時、油價都可以漲,缺水當然也可以漲水價,連工總理事長許勝雄都說水價該漲就漲。不過,拜託一下,其實政府2003年就已經講過要研究旱季水價了好嗎?這都已經鼠牛虎兔龍蛇馬的生肖輪過一次了,就算要漲水價茲事體大,這研究了12年,到底研究了甚麼東西出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