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競爭力VS.民不聊生

Foto

最近為了加薪是否該立法,朝野又再度變成「吵也」,一方說低薪影響年輕人生計、人才流失,另一方則暗示加薪影響競爭力、政府管太多。不過站在升斗小民的立場來說,國家或是產業有競爭力、如果要用民不聊生來換取,這代價未免也太大。

 關於鼓勵企業加薪這件事,幾年前採訪過一位國內老牌集團企業的董座(事業版圖橫跨傳產與科技),他說,「政府要我們給員工加薪、OK啊!但是要想想,如果我們民間企業每年給員工加薪3%,政府有沒有那個能力每年也給眾多的公務員加三趴呢?」,言下之意就是,我行、你政府行不行啊?這都管到我要發多少薪水了?

 當時面對這樣的反應,只覺得果然在商還是言商,講到錢商人是很敏感的。不過幾年之後,再看兩岸薪資變動與人才流動的狀況,卻讓人不禁感嘆,連對岸都覺得台灣人才太便宜了(注意喔,幾年前是來台灣是用高薪挖角,現在喊便宜!),不禁令人相當唏噓。

 民國80年代左右,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差不多18K,104年了現在大家還陷在22K裏頭吵,看看物價變動也知道這樣的薪資水平是不是合理。企業團體現在覺得政府管太多,民眾覺得薪水太少、專家覺得整體競爭力在下降,這裡頭看來其實糾結了一大堆問題,包括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在鄉愿(油電可以凍漲、物價指數也好看)、企業為了營運績效在壓低成本(食品級原料也能用工業級替代)、教育制度的「多元化」(整個一頭霧水,只知道大學生多到滿出來)等等,看來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

 不過有一點可以稍微讓我們自己反思的,就是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真的正常嗎?」。例如,水電費這麼低、吃的東西這麼便宜、大學生這麼多、工時這麼長、薪水這麼低,大家所忽視的現象,最後結果都會回到全部的人身上共同承擔。當廠商覺得政府管太多、連加薪都要立法干涉的時候,其實該想想這是果非因,如果這事沒問題,人家管這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