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常說,「如果錢可以解決,就不是問題了。」
錢,是金融業每天圍繞的素材和工作內容,彼此相互襯托「亮『金』『金』」。15家上市櫃金控業近2年來稅後純益達2,000億、3,000億元,金管會也有信心,在各項法規、商品及市場的連續開放下,能讓本國銀行的淨值報酬率(ROE)攻上國際水準的15%。國內金融業者非常努力地創造獲利,在金融海嘯之後,同步謹慎小心地管理風險,顯示出金融業者多能精準地掌握錢的管理與綜效,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逐步成熟,部會和業者正以國際典範為目標,積極前行。
國內金融業現在是有錢了,但是,錢,並沒有為國內金融業解決很多當前的問題,其中,投入大把錢在研究發展(research & development),並進而商業應用(commercial-applied),正是大問題之一。
相較於10年前,可以說國內金融業對「研究」比較重視了,中大型銀行普遍投入人力成本,設有經濟研究部門,投信業、證券業有產業分析團隊,這些成員能在業界與客戶的公開活動中,面對面以中文,提供詳實的國際新訊和本地觀點,提高投資大眾對資訊參考的可信度,對投資標的及投資風險的自我判斷。
深入了解這些相關研究人員的述說,一旦與金融商品相關聯,語意中會充滿商業行銷的味道。他們並沒有刻意誤導民眾,只是選擇了對銷售商品比較有利的角度。經濟學不就是這樣?10個經濟學家有9種說法。
所以,我們必須說的坦白,目前金融業的研究團隊,主要以搜集國際市場最新資訊,並把國外「進口」的金融商品和它的外文「說明書」,用專業知識早一步為本地客戶消化轉換。這,不是本文認為的金融業應投入資金推動的研究發展。
國際金融機構的研究發展,上自總經下至產品設計、組織人力,分工相當細緻,舉例來說,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研究發展部門擁有獨立系統、獨立大樓,單在產品部份,每年發表2000項新金融商品。德銀的經濟學家也經常扮演歐洲央行(ECB)的政策智囊,讓市場運作與貨幣決策者之間,建立直接溝通的管道。該銀行不是只有大舉投入金錢,研究發展與商業應用,無異於是銀行的核心能耐與人才競爭力, 研發DNA已成長在每位德銀人的身體。
國內金融業者,說實在不喜歡被拿來和國際金融機構比較,經常有銀行主管這樣說:「人家資本多大?我們才多大?」。對此,最好的對策應該是集眾人之力,以平台方式推動共同研發模組。在國內金融圈中,金管會轄下有金融研究基金會、保險發展中心等,及昔日財政部投資轉型的台灣金融研訓院。其中,近2任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均具備學術背景,也投入人力及上億資金在研究上,或借重產學人才進行橋接,惟因仍屬早期,加上現階段已進入跨產業的數位金融需求,其成效難現在就斷定。
香港市場長期以來就是國際金融業齊聚,香港政府自許有責任維持其區域金融重鎮的角色,對於研究發展與商業應用交由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集中發展,聘任國際跨領域應用科技人才駐點研發,或與業者組成研發團隊、或則把技術移轉給業者,初步在手機支付技術的開發取得較大的獨特優勢。
國內金融業在有錢之後準備邁向國際的同時,需要完備許多不足之處。面對這些龐大挑戰,如果錢可以解決,套句老人家的話,就不是問題了。關鍵就在於,有錢也解決不了許多問題,在錢之外,金融圈還有更長遠的結構工程需要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