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的台灣,談到創業,從大學生到退休族,人人都想嘗試,創業現場發生在網路上、手機裡,也出現在老舊校舍和農田中,全台都明顯感受到這股熱烈氛圍。
過去僅有公部門補助的創業育成中心、創業加速器,現在民間、個人都願意掏腰包投資設立,甚至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也如雨後春筍,在大街小巷出現。
高科技企業 投資新創公司
從知名創業加速器AppWorks之初創投的成長曲線,可以看到兩個新趨勢:一個是投入創新創業者的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來自於知名科技公司的資深員工,選擇創業者,比例也增加許多。
AppWorks成立的頭兩年,每次報名團隊組數在30-60隊左右,近兩年則是驟增至120至150組,增加幅度為3倍;分析創業團隊成員背景,不少創業者都是屬於「有選擇」的創業。不乏來自於知名高科技公司的資深員工,像是聯發科、HTC、鴻海、宏碁等等企業,希望趁著年輕時,自行創業,一圓個人夢想。也因為有不少團隊來自於硬體公司,因此,關於軟硬體整合的創業題目也明顯增加。
台灣的高科技公司讓旗下創投子公司,重新定位投資新創的功能,如聯電,直接走進科學園區緊鄰的大學實驗室,挖掘早期技術研發;高科技業也開始投資新創公司,像是聯發科及鴻海精密,入股ezTable,也一次出手600萬美元投資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的全球首創線上遊戲學習平台BoniO新創公司。
同時,也有鼓勵內部員工創業的科技業,像是遊戲橘子、愛情公寓及英業達等,正在陸續開花結果,一家家新創事業浮出檯面。台灣創新創業的熱鬧氛圍,吸引中國大陸知名企業阿里巴巴及獵豹移動,打算成立台灣創業基金,目標投資台灣的年輕人,要和開始評估台灣新創團隊的國際創投,在台灣優勢上,一較長短。
台灣民眾在找回2000年以前的熱情,DNA裡原有創業基因慢慢舒活起來,創新、創意、創業因為相互庇蔭,強化了人們面對挫折和風險的抵抗力。創業家阿瑪科技創辦人黃耀文指出,「創業成功的機率本來就是很小的,然而創新創業對於社會的活化很重要,以美國來說,許多新工作機會的產生,主要來自Startup(新創)公司。」
台灣全球創業觀察調查計畫(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主持人溫肇東指出,歐美政府在處理後金融海嘯的市場重振時,創業(Startup)成為政策主軸,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創業動能及創業表現有底子,但相較於美國矽谷及北京中關村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似乎又有些距離。
取經開曼 引國際資金活水
長期待在矽谷的連續創業家、北美新浪創始成員、矽谷Installments Inc.創辦人暨執行長陳仁彬一針見血的說,矽谷、北京等地,創業風氣之所以蓬勃,「主要是不時有成功出場的案例」,而這些成功出場的案例,多半是具有規模的用戶,已經茁壯、且靠併購與投資持續擴張的大型網路公司,有活絡的資本市場在撐腰。
陳仁彬說,台灣現在的確掀起一波創業風潮,但如果過了4、5年,缺乏了大市場撐腰等條件,沒有半個出場案例,就會陷入危機,建議政府應仿照開曼或BVI的遊戲規則,這樣的制度不但可以立刻幫助台灣的創業者,還能夠跟開曼及BVI等既得利益者競爭,也可以吸引國際資金。
愛情公寓總經理林志銘也不諱言,很多政府支持創新、創業的補助案,都是屬於「錦上添花」,應該拋開政策KPI(企業關鍵績效指標)的包袱,才有可能真正支持創新和創業。
他說,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講過一句話很棒,「政府應該思考的方向,不是如何幫助創業家成功,而是要讓創業家失敗了不會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