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年輕人,手裡捧著厚重的傳記文學,雖站立著,仍專心地閱讀。在車廂內看書,並不特殊,但對照四周玩弄手機的低頭族,或看臉書,或玩遊戲……,這名年輕人手裡這本厚約五公分的書本,看起來則更加地醒目。
去年底,一份「全民閱讀力調查」顯示,國人對讀書持續「無感」,不但平均閱讀時數、閱讀數量減少,就連購書量、購書經費也都下滑,更讓人擔憂的是,逾6成民眾認為「看臉書」也算是閱讀。
在網路、手機等行動裝置未出現前,「閱讀」大抵是與紙本連結,透過文字的閱讀,一幅幅美麗的異國景象在腦海中浮現,從密西西比河、藍色多瑙河到撒哈拉沙漠,無不讓人神遊其中;或者來一場公平正義思辨之旅,建構人文、民主的基礎內涵。
但,當人們將「看臉書、推特、LINE…」,都當作主要閱讀時,感性則逐漸凌駕理性,在網路世界裡,理性的思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訴求感性的圖文,有的隨性抒發個人的意見(暱名的言論更偏激),有的則任意PO出照片,不管是否侵犯隱私或涉違反法令規章。
網路的出現,手機的普及,讓世界各地訊息得以快速傳輸,尼泊爾的地震、韓國爆發MERS疫情……,在短短時間內,我們即可獲知;連親朋好友去哪裡玩?三餐吃了什麼?我們也都能知曉,好處是情感連結更加緊密了,但若三不五時,即查閱臉書、LINE…,深怕遺漏任何訊息,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現代人的焦慮。
不僅成人們如此,青少年黏著網路情形亦日益沉重,而且不分國內外。根據最新調查,年輕人每周上網27小時,平均一天近4小時,雖然利用網路輔助學習已成為趨勢,但若將大量時間花在社群網站、影視娛樂、晉級遊戲當中,「閱讀」的品質是令人擔心的。
利用電腦網路或手機等行動裝置當作閱讀載具,無疑將成為主流,但訊息來源五花八門,真假難辨;有的則以偏概全,爭議不斷。這種破碎、零星的閱讀,如何能建構獨立思考體系,又如何能發揮公民社會的中堅力量,應是「按讚」之外的另一種省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