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大陸授信敲警鐘

Foto

繼去年發生的旭光、索力倒帳事件之後,近來不到三個月時間內,接連傳出2起大陸授信問題案件,其中一起已經倒帳,目前在大陸當地的台資、陸資銀行正成立銀行團,合力追索債權,另一起則是趕在出事之前向銀行團求援,最後以變更財務條件等方式為該企業「紓困」,這些,均已顯見大陸授信已再度敲起警鐘。

 近8年來,在馬政府執政主導兩岸開放政策以來,由於先前台灣進行「鎖國」政策已久,一時之間兩岸往來交流的活力瞬時大爆發,金融業前進大陸,更成為重要顯學,甚至是金融市場裡已白熱化的一場「競賽」;值此之時,台灣的市場早已被殺成一片紅海,由於大陸金融市場的利差是台灣市場的數倍之高,使得大陸市場被台灣金融業者視為非去不可的新綠洲。

 然而,就在國銀爭先恐後前往大陸發展的同時,對大陸產業在「本質」上的了解,卻未同步跟進。這種本質上的了解,在太平盛世的時候,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但到了整個環境開始改變時,這種了解卻發揮了決定金融戰場上輸贏的關鍵影響力。

 什麼叫作「本質」上的了解?舉例來說,對大陸產業有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大陸有很多企業的財報都是假的,不只中小企業,連部分國企,都在製作「假財報」的行列,連在美國、法蘭克福、香港等全球知名資本市場上市,投資人或打算往來的銀行業者,都得提高警覺,且經常發生連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簽出的財報,都不見得能真正掛保證。但是,沒有這一層認知的業者,往往在海外上市等華麗包裝之下,就趨之若鶩,很遺憾的是,這樣的業者佔絕大多數。

 為什麼海外上市的大陸企業,所提出的假財報能在當地交易所過得了關?一位金融業高層說,大陸官方其實有規定,企業的財報也涉及產業的機密,國企更是如此,因此不能把底稿帶出國,國外的交易所只能得到「複本」,此時,若企業存心作假,就會有可趁之機。

 在太平盛世時,假財報所隱藏的企業金流、資產負債表的真實面貌可以安穩沈睡,但整個經濟情勢出現明顯的變化時,這些隱藏在假財報之下的問題,就會引爆出企業經營危機,倘若先前為了擴張業務,盲目衝刺的業者,這時就會嘗到苦果。在這場競賽中,到底誰是最後的贏家,正如同龜兔賽跑的邏輯,很顯然比的不是一時的速度,能夠沈著應戰,一路過關到最後的,才是真正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