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GDP」如何能保3?

Foto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第2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依新聞稿所述,第2季末經季節調整實質GDP與103年同季比較之經濟成長率(yoy)概估為0.64%,較5月預測數(3.05%)減少2.41個百分點。若以此次第2季概估值代入原預測,今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將降至2.68%。消息一出,「今年GDP不保3」的標題再次出現在各類媒體,讀來令人刺眼。

 令我刺眼的,並非台灣經濟遜掉,竟然年成長率達不到3%,而是媒體對「GDP」一詞的不求甚解。台灣GDP有多大?這分刊登在主計總處網站的新聞稿,不僅有圖有表,還有歷史資料,在「重要經濟指標表」中,可以輕易找到103年台灣實質GDP為15,496,845新台幣百萬元,亦即新台幣15兆4,968億4,500萬元。今年第2季實質GDP為3兆8,361億100萬元,與去年同季的3兆8,116億6,800萬元比較,就可算出成長率是0.64%

 換言之,不保三的是「GDP成長率」,不是「GDP」,但偏偏不少人以為GDP本身就是經濟成長率,所以類似「第2季GDP剩0.64% 全年保3變保2」的錯誤標題才會層出不窮。

 可能有人會說,不過少了「成長率」幾個字,反正大家都看得懂,有那麼嚴重嗎?當然嚴重!「撤」回就是不能寫成「撒」回,GDP就是不等於經濟成長率。而對GDP的不求甚解,正是台灣社會近年「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現象的一例。

 另一個例子,就是「小確幸」的濫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明的「小確幸」一詞,本指作家在嚴格執行個人規範之後,犒賞自己的行為(例如每天跑步10公里之後,喝一小杯冰涼的啤酒),但傳到了台灣,謹守個人紀律的前提不見了,連放颱風假、中彩券等等無法預期的「不確」幸,全成了「小確幸」。

 在網路發展、資訊爆炸的年代,個人搜集資料易如反掌,無須再「上窮碧落下黃泉」,但也正因為資料彈指可得,慎思明辨的能力就至為重要。怎奈大家只想文照抄、看懶人包、追逐時髦或被簡化的語彙,分享似是而非的臉書文章,卻把高中公民課就已教過的GDP內涵,都忘得一乾二淨,顯見教科書的「洗腦」功力還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