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於9 月7日至9日於台北市福華飯店舉行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今年以「生物經濟」為重心,探討製藥、醫材、長期照護、食品及農業的未來政策走向。政務委員顏鴻森致辭時指出,政院在討論產業大方向時,特別將生物經濟獨立於「生產力4.0」,希望能增加生物經濟的創新動能。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丁詩同則指出,生物經濟已是已開發國家的主要政策方向,相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歐盟,台灣目前的特殊課題即為長年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未來可利用ICT優勢加值農業、工業與健康產業。而過去5年,台灣生技產業以每年產值7.55%成長,比其他產業表現要佳。台灣此時投入大量研發可增進規模報酬、培育高階人才並拓展國際市場,有益環境永續、產業多元化發展。
丁詩同指出,預估2020年,生物經濟將佔GDP 達14%,有機會挑戰新台幣4兆元。政府現階段應改善相關法規,提供更好的環境及誘因,持續加強跨領域產業人才培育,建制良好產學合作平台,加速國際品牌建立。
【製藥及其服務產業】
● 科技部生科司司長 蔡少正
製藥產業目標在2020年透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值達到新台幣1,000億元,並產出3家營業額達新台幣100億元之製藥旗艦公司,產業附加價值率達35%;2025年目標達到新台幣1,400億元的產值,產業附加價值率達37%,至少一家營業額達新台幣300億元之國際級旗艦公司,最終目標是把台灣作為全球藥品研發重鎮。
國內外現階段進行臨床階段的產品共計151項,其中又以臨床二期的產品最多,達64項。獲FDA核可進入臨床試驗約63項,國人自行研發的新藥有7件在台上市,可以說製藥上下游價值鏈能量十分充沛。
不過我國製藥產業十年來,複合成長率3.3%,低於全球平均5%,表示仍有進步空間。目前可以觀察到,國內基礎研究充沛,但產學橋接轉譯待強化,和國際接軌也仍不足;新藥選題及國際市場布局也待加強。未來,政府努力方向包括: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推動開發具利基新藥、加速技術開發與商品化、活絡聯盟合作、開拓國際市場等數個面向。
●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我們應該檢討基礎研究的選題過程,例如考量這些研發計畫對國人健康及世界市場的影響力,而非期待目前發散的基礎研究架構可以產生具商業化意義的產品。科技部應聚集專家學者,商議哪些是必須解決的重大議題,據此徵求計畫解決方案。且在人才延攬方面,也應該要有策略與誘因。
至於如何讓ICT投資生技產業,我們必須了解,ICT規模太大以至於沒有彈性去考慮其他產業的發展機會,我們一定要從創新角度去思考兩個產業的合作機會在哪裡。
● 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 張鴻仁
行政院訂定的目標不夠積極,從產業現況來預估,很輕易就可以超越行政院訂定的2020年和2025年目標,行政院這樣的官僚態度應該要避免。再者,經濟部在擬定未來規劃一向使用「產值」做為評估標準,但若有些公司的獲利等於產值、或授權就是產值,一個小公司產值新台幣10億元等於賺進新台幣10億元,國家要怎麼評估這個數字?對整體產業有什麼含意?經濟部必須跳脫傳統製造業的思維去看生技業的「產值」。
● 美國維梧創投管理公司合夥人(VIVO Ventuares) 孔繁建
健康醫藥產業正在急速全球化,台灣的醫療產業發展需要走國際化路線才有競爭力,因此經濟部或科技部在訂定指標的時候,不要侷限於台灣本地公司。
20年來,全球生物科技已經經歷3波發展,從第一代生物製劑如胰島素,到單株抗體以及目前最熱門的免疫及細胞療法等等,台灣研發界對這些創新技術不陌生,但BTC的規劃仍較十分傳統,代表技術落實產業的環節相當薄弱。
我認為這肇因於台灣生技界的先天侷限。台灣產業上、中、下游分工太明確,在研發選題的時候缺乏行銷考量、市場調研等,浪費很多時間、資源和機會成本。研發端在做選題、技術轉譯的時候,應該要導入業界的行銷團隊;業界開發過程也應保持研發端的投入。
台灣資金充沛,但缺乏優質的資金形成(capital formation)過程。產業如果要達成政府的目標,必須有海外及中國併購的策略。
● 環瑞醫董事長 李祖德
現在生技產業面臨的課題是:要急起直追還是坐著投降?經濟部必須大膽點火,促成生技新創產業跟創投接軌。金管會必須擴大生技類股資本市場規模,應該訂出3年後生技產業1.2兆的資本市場規模。再者,永續型生技創投基金必須能掛牌上市,才是產業強心針。
國發基金應積極與國內創投基金成立相對基金(matching fund),並提高生技產業投資比例,會比散戶操作對於生技業幫助更大。最後,產業與政府看法不一,政府應協調重新檢討資源分配。
● 中天集團總裁 路孔明
科技部應逐年提高科專執行金額,從16%提高到30%。衛福部應該對特定疾病新藥制定快速審查通道(fast track),並明確制訂高階醫材法規及審查能力。未來政策方面,政府應開放老年照護企業成為營利法人,才能接軌民間資金。在人才方面,應鼓勵高階人才投入產業,調降高階人才所得稅率,例如以15%的單一稅率增加人才來台或留台誘因。
兩岸生技醫藥及高階醫材,應開放等額項目對接,避免重複執行人體臨床試驗,雙方確認安全無虞後給予上市。此外,目前在生技研發上,很多中心及法人分屬不同單位,但都競相發展類似新藥,這是沒有必要的資源浪費,跨部會應明確整合聚焦。
【醫療器材及其服務業】
●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傅偉祥
台灣目前醫材產業多以診斷監測與治療醫材為主,未來將擴大至病前健康與病後照護的應用範圍,政府亦朝2個方向努力,第一,加速推動高附加價值醫療器材開發,完善產業環境建構及培育國際品牌,促進台灣醫材產業進入全球產業鏈,帶動台灣成為全球創新醫療器材發展重鎮。
第二,強化台灣醫療器材製造業服務化,連結ICT 技術與創新價值,育成智慧健康與醫療服務新興產業,以服務帶動製造業銷售。未來政府將強化醫材創新研發能量、加速利基醫材技術開發與商品化、投入智慧健康醫材之研發及建立其服務驗證平台。
2014年台灣醫材產值為1,232億新台幣,經濟部目標2020年產值提昇至2千億新台幣,2025年則達到3千億新台幣。
● Lin & Associates全球法規顧問公司總裁 林秋雄
日本通過藥事法,把藥與醫材分開,透過全球醫材法規協和會(The 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GHTF)將醫材分為四類,這樣的分類與歐盟與美國的規定不同,目的是為了防止國外的產品進入,進而保護國內產業。
中國的法規與政策則是跟著美國走,因為中國希望醫材產業發展起來之後可以賣到海外賺錢。因此台灣在發展新的法規時,應考慮我國要走什麼樣的路線,建議可以由政委或是更高層級的相關跨部會人士組成一個特別小組,來共同決定政府未來醫材的走向。
● 益安生醫總經理 張有德
高階醫材最重要的是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這個需求的來源一定是從醫療人員端發現的,然而目前台灣醫療人員參與高階醫材的研發與發想仍有相當的限制,雖然相關法規已鬆綁,但仍有許多學校或單位的內部規定限制醫生需以個人名義參加。
加上現在醫生與顧問都是不被允許拿股票購買權(stock options),業者只能用鐘點費的方式來請醫療人員參與,但醫生與顧問都是希望能參與公司長久的發展,也期待能分享未來突破性成果與發展,政府應該要有一些更彈性的方法,尤其是新創公司的資金不多,能夠吸引專家的就是股票購買權,讓大部分的醫療人員參與開發,才能帶動發展。
● 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主任 蘇芳慶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一直以來都大於製藥產業,台灣有很多傳統產業過去也一直努力經營。然而,對於全球性的醫材人才培育方面,教育部與科技部應該可以更加努力,過去比較注重製藥與生技領域的培養,而醫療器材產業事實上跨越了科技法規到經營管理層面,這是台灣一直欠缺的,教育部應積極增設醫材相關學程、研究所,與產業界合作培養第一線真正需要的人才。
政府也應積極設立跨國研究中心,帶動醫療器材到國際上。未來的重點在於台灣醫材應發展出自己有特色的策略及行動方案,可以以大學創新為核心,整合產業科技的型態,衍生新的醫材公司。另外,也建議經濟部在補助經費時要投入更多予產業界。
● 台灣醫材公會理事長 黃啟宗
醫材公會現有會員廠約400家,依產業觀點來看,有3個主要問題。第一,傳統醫材佔整個產業約8成以上,近期開始面臨價格競爭,產值往下掉,去年成長率僅4.4%,未來應整合各類產品,創造品牌及建構通路,如果傳統醫材沒落的話,以後整體產值的成長將有限。
第二,新創醫材的部份目前則尚未有顯著產值,且人才流動性很高,因此這些新創公司的存活率及創造的就業機會是很大的疑問,政府或許能透過獎勵政策來幫助這一塊,例如二類高階醫材列入獎勵條例等。
第三,許多學研單位的研究成果,實際上不是基於市場端及需求端去做研發,最後技轉出來企業是否有興趣承接,是否能量產,都是很大的問題,未來學研單位研發應重點式選擇能與產業接軌的項目。
● 聯合骨科董事長 林延生
過去政府把重心大部分放在研發,卻對於如何進入全球價值鏈沒有多少著墨,應多注意目前有哪些醫材廠商已邁向全球醫材產業鏈,以及哪些有可能進入國際,要思考如何讓這些廠商具備有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另一個問題,台灣的醫生為什麼不使用本土廠商的產品?原因有二,其一是醫生會顧慮是否有圖利國內廠商之嫌,其二是沒有適當的誘因。因此建議從科技部編列預算著手,每年篩選使用國內醫材產品發表的臨床論文,並設立競賽機制,可提供第一名約新台幣1千萬的獎金,讓國內的醫師願意使用台灣的產品來與國外產品比較,透過這樣的活動也能讓醫生慢慢開始使用國內產品,讓真正優質的產品能透過臨床論文被認證。
【健康照護領域】
● 衛福部技監 施養志
從目前台灣人口結構現況可以看出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至2014年7月,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11.8%,預計到2025年會達到20%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因應人口老化趨勢,應運用科技整合,發展健康照護相關產業,增進國民健康,並與國際接軌,推動整體行銷與輸出。目標2020年健康照護服務整體經濟規模達1.4兆新台幣。
未來政府各部會將朝向3個主要方向執行,第一,推動健康生活相關科技應用服務規模化,整合衛生福利資料,擴大加值型應用服務;第二,強化國際健康照護產業能量,增加醫管服務輸出,並擴大非健保產值;第三,整合輔助科技及資訊管理工具,提供多元健康照護服務並提昇品質,讓國民獲得完善照顧,帶動產業發展。
●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鍾熙
從產業來講,這幾年來公司的數目與業務不但沒有成長,反而是萎縮,主要有一個原因是政府本身用公共資源跟經費來投入並提供照護服務,民間的公司很難與政府的服務競爭,客戶的流失導致民營公司越來越難生存。整體來說,雖然照護的技術與服務皆有進步,且服務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從推動產業來說卻是大幅度的退步,建議政府應該適時退出,讓出空間給民間產業經營,再由政府把關市場競爭,未來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永續服務。
現在很多照護服務其實是醫院的附屬業務,是一種由醫院為出發點的服務,但其實國際上的照護服務產業大多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應該是一家跨醫院、跨機構,且結合不同專長的公司,這樣一來規模才會夠大,效率才會夠高,才能在國際市場與他人競爭。以上都希望政府能從政策上鼓勵,否則未來照護只會變成社會福利,而不會變成產業。
●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蔡芳文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在長照保險法通過之後,未來即將要進入規劃與執行長照體系的階段,建議利用我國ICT技術的優勢,建議積極開發台灣目前在社區、機構和居家式的照護,並且將照護與健保完整的資料作有效率的連結。
從長期照護來看,社會需要一個完善的照護系統,不管是從國家、機構、居家服務員,甚至到家庭,利用我國ICT的技術建構起一套系統,這同時也是一項非常具潛力的產業,建議未來在精進產業計畫方面能加速,或是投入更多經費在輔導或研發,只要台灣可以把技術做得更成熟,且在教育體系更加重視相關領域人才培育,就能讓台灣在東南亞國家推動長照產業輸出。
●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 楊漢湶
報告中提到,遠距照護產業與醫療服務業的連結性不佳,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衛福部的計畫經費太少,共補助12個縣市,每個縣市只能補助一點經費,再由地方衛生局來執行,導致有的地方只有補助量血壓;有的只有補助量血糖等,且完成社區健康量測之後,卻沒有後端的服務,因為經費的限制,沒辦法與衛生所或診所將服務合在一起。建議未來制定相關計畫應該要與醫療機構共同規劃,確定與醫療機構的連結後,經審核再給予補助經費。
另外,台灣目前推動的遠距醫療都是試辦性計畫,但遠距醫療因要設24小時服務中心,成本很高,而未來遠距醫療與長照的結合是有必要的,若遠距醫療費用太高使得病人不願付費使用,會間接導致相關計畫的推動緩慢,建議也可以從經費上設法克服。
● 休士頓Tanox公司創始人 唐南珊
遠距照護方面,有一個較新的項目是疾病管理,因為年紀大的人常常會有慢性病,慢性病又是多重症狀、多重病因。例如糖尿病,它會影響眼睛、皮膚、心血管等相關症狀,然而當一般病人覺得心臟不好或是發生糖尿病時,實際上他們並不會考慮到身體上其他的病徵,所以在管理或用藥方面會比較沒有效率。
因此,若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疾病管理不僅是對病人有幫助,同時也是一種商機與醫療上重要的一環,加上現在有基因資訊的分析,可以與保險公司的業務結合,同時降低保險公司與病人的疾病風險。
●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副教授 李光廷
照護的主要目的是因為醫療成本太高,醫療保險的健全發展會受到威脅,所以把醫療裡面的一部分應該分散到這類較低成本的方式做長期的照護,如此一來醫療保險也能較不受影響,照護方面也更能人性化。
台灣的照護因為目前不是保險制度,只是一個福利政策而已,而福利政策一定與經費以及受限制的對象有關,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化普及化的應用,另外在福利政策底下,台灣的照護為非營利獨佔市場,而獨佔市場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因此並不需要成長、擴大或是有更大的發展。
另一方面,居家服務其實比機構服務更加複雜,因為居家服務要面臨每一個不同的個案,然而大量使用外勞的結果,讓我們照護員的水準變成只是一個操作員,很多人希望多花一點錢選擇更好的服務,但目前市場上卻沒有供給,期許未來能提昇照護員水準,且是來自台灣本土的文化背景,不僅語言上能相通,與被照顧者能有多一層感性的互動。
【食品領域議題規劃】
●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吳明機
目前台灣食品市場處於成熟市場階段,內銷與外銷比約89:11,2014年產值6,542億新台幣,未來需發展新的價值與空間,朝向生活型態及軟性經濟創意等方向發展。目標於2020年產值提昇至8,227億新台幣,外銷1,437億新台幣,相關產業就業人數15.9萬人。
政府將從2個面向著手,首先要強化科技創新與研發,帶動重點食品產業與產品發展,加強項目包含提高食品防護作用、減少人工添加物使用,另外也將著重高齡食品及具台灣特色或出口競爭力產品。
第二點則要優化產業供應鏈,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包括加強食品專業人才培育與產業自主管理;參考國際規範及依國內需求,調整國內管理規範;建構食品產製儲銷同盟體系,優化食品整體產業鏈。
● Biointellipro公司總裁 羅揚銘
第一,從去年到現在,很多食品廠人員表示,稽核人員多半是由志工擔任。這可能是因為政策上的壓力,要在短時間內進行稽核並完成績效,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第二,台灣有一個很特殊的高考資格是食品技師,但在這兩年的運用上面可能有點不理想。借鏡丹麥,每個肉品加工廠都有一個駐廠獸醫師,且是由政府聘任,因此獸醫師能用非常中立的方式來執行專業,而目前台灣農委會也有獸醫師駐廠的機制。但是食品技師似乎在行政上轄屬不同系統,在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挑戰。
第三,美國FDA認為由政府支持的認證機構,很可能因有促進外銷的概念,讓產品容易通關,因此在進口國外食品時會比較相信有第三方認證的產品,這也是台灣目前需要加強的部份。
第四,台灣目前在成份標示上有潛在問題,如毒澱粉事件時,有些廠家將澱粉的標示改為餅粉,因其不在澱粉的表列中,所以能逃過檢驗,建議應制定相關規範,避免商業成份標示的誤導。
● 統園企業董事長 王繼中
台灣近期一直在說食品「安全」事件,這樣的說法似乎已經變成「Security」而不是「Safety」了,應屬於國安局在管,台灣面對食安問題時,常常會把事情擴大,讓台灣的食品業受很大傷害。
其實台灣的食品品質好,也常受國外讚賞,但過去食品事件發生,往往都以新聞事件來處理,把台灣鬧得像是食品很不安全的地方。
政府處理這類事情時應該要更謹慎作風險評估,若有風險的問題才用新聞事件處理,若是屬詐欺問題則以刑法來管理即可。另外也建議未來從市場抽驗產品若合格,可以將合格的廠商名字登在報紙上,也會促使該廠商及同業更加上進,希望未來在食品產業不要只講壞的,也要講好的,促進正面循環。
● 大成長城資深副總 張哲朗
第一,生技產業裡面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廢棄物的再利用,在電宰廠裡有很多廢棄物需要再利用,但「分廠分照」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希望政府在「分廠分照」能儘快地寬鬆。
第二,政府近年要帶動科技發展,最近有許多電子業廠參與食品業,例如做高壓加工技術、細胞活存技術、生態養殖、植物工廠等的廠商,這些都是電子業的廠商,希望政府能鼓勵並扶植現有的食品業廠商,共同參與這類高科技產品的開發。
第三,報告裡提到要栽培有特色農產品,並且要發展冷凍水產的外銷,但問題是原料在哪裡?養殖面積在哪裡?這2件事也突顯農業跟食品業兩個領域的加強合作是必要的。
第四,電視上有些名嘴常對食品亂作負面的報導,是否能組織一個類似NCC的機構,對名嘴講的負面報導作管制,正如目前股市就有類似的言論管制,建議能效法執行。
● 台糖董事長 陳昭義
第一,食品產業非常廣泛,例如屠宰業不是調理食品業,製糖、製茶也不是飲料業,若硬要擠成主力產業,容易失焦。建議是把食品產業的20幾個分業分開來看,讓政府要做的工作很容易讓業者與消費者了解。
第二,消費者所關切的不純粹只是工業的問題,包含餐飲業、商店、旅館的餐廳,都是食安的範圍,如此一來就不只涉及到工業局,相關部會力量怎麼整合,應多加考慮。
第三,建議未來對於摻假與欺騙的部份以刑法來處理,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嚇阻。另外,食安最大的問題來自原料與添加物,有時候食品業者也是受害者,要求廠商提供原料檢驗報告亦會間接造成成本提高,政府是不是能提供協助鑑定或抽查,幫助食品業者減少風險與負擔。
第四,建議政府與媒體能積極溝通,希望未來對食品產業的訊息能用更積極的方向展現出來,否則一味的負面報導,對國家與人民都沒好處。
● 葡萄王生技研發處副總經理 陳勁初
第一,報告當中提到2020年食品產值達到 8千億新台幣,但是目前產值只有6千億,代表未來5年要成長近2千億,但從2020年到2025年的規劃只增加900億,這樣看來,前期的成長率似乎偏高,且前後期的成長比例似乎前期多過於後期,可能需重新評估。
第二,食品業其實跟人口是密切相關的,目前人口成長率這麼低,如何期待產值這麼高?理由可能有二,一是靠漲價,二是靠外銷,然而沒有人希望食品漲價,而外銷則是會碰到關稅問題,是業者目前面臨的議題。
第三,彰化縣為例,已查到400多家有超工時的情形,同時因目前國民收入低,建議能給予廠商彈性空間,按照勞基法規定給予勞工適當加班費,讓廠商與勞工都能增加收入。
第四,食品若是要創新,一定會有安全性問題,希望未來能在動物實驗與人體試驗的過程,審查速度能夠加快,一個產品若拖得太久,商機就會消失,更不用談外銷競爭。
【農業領域議題規劃】
●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 盧虎生
2016年至2020年台灣農業生物經濟的目標著眼目前環境趨勢挑戰,將加強動植物新品種及種苗產業全球化,促進本土機能性農產品加值利用,鏈結動植物健康管理,並實現智慧農業及數位服務。除此之外,也將幫助產業開拓國際市場,強化次世代農業基因體應用,並推動再生循環資材永續利用。
未來,農委會也將推動農業科技新事業發展,並將加強培育人才,強化產業法規及行銷實務人才的培訓。農委會目前重新檢討GMO,成立審查服務平台,支持學者完成研究,不過還是以非食用為原則,現在內部正重新檢討過去評估過程是否過於嚴苛。
農科院將加強服務平台量能,籌組產學研合作聯盟,由業界出題,學界解題。目前農科院已有生物製劑、飼料添加劑、動物疫苗等3 個產學研聯盟,未來也將擴大落實。
農委會也規畫推動食農校育,希望改善飲食結構,增加本土農產品的銷量,降低對進口產品的需求。
● 金銥生技董事長 游汝謙
台灣在生物安全性的防疫及檢疫方面要有完整體系規劃,應該整合海巡署、農委會以及地方政府資源。台灣在1997年發生口蹄疫,造成相關產業約新台幣800億的損失;秋冬盛行的禽流感在去年造成很大的影響,農委會若做好完善的防疫措施,比起事後撲殺補貼,社會成本要小得多。
再者,農委會已因應歷年BTC建議,改稱生物農藥為植物保護製劑,法規也脫離化學農藥架構,值得鼓勵。
全世界沒有農業廢棄物,只有再生資材。台灣的綠色應用材料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荷蘭為例,荷蘭將豬糞固體液體分開處理,生產沼氣供應農場發電,因此養豬場沒有臭味,這是台灣可以仿效的方向。
● Biointellipro公司總裁 羅揚銘
現在全世界已經開始省思現行農法。如美國加州是主要的農產品產地,但美國科學家也漸漸發現,沙漠氣候的加州需要使用很多農藥及肥料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土地負載力過大;反之雨水充沛的其他區域,卻一逕在種大樓,十分弔詭。
此外,科學家也重回原點思考,如植物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真菌或細菌的輔佐,若是懂得使用堆肥創造好的生態環境,微生物就能幫助農產品的生長。雖然這是擋化學公司的財路,但也有成功例子,如澳洲有公司發展生物肥料,培養有活性的微生物,銷售成績也不錯。
現在國際的農業趨勢亟需了解土壤生態和微生物組成,以及害蟲管制的生態方法等。這些都可能是台灣重新在國際上農業領頭的契機。
● 瑞寶基因董事長 章修綱
農委會應加強改善次單位動物疫苗產業周邊環境,如可增加無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豬隻的供應,SPF動物是疫苗廠商的必要資源,若由政府統一發展並提高品質,產業才不會停滯。
此外,我們也希望能擴大法定傳染病的攻毒環境。目前口蹄疫、豬瘟以及流感等攻毒不能在私人實驗室進行,只能在政府單位做。政府如果開放,業者的發展速度比較不會受限。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建議口蹄疫必須使用死毒疫苗,但那是很多年前疫苗科技還只有分活毒和死毒的時候的規定,現在疫苗科技已經發展到次單位蛋白質,政府法規應該與時俱進,避免死守陳舊法規。
● 慕德生技總經理 張覺前
農委會推生產力4.0,應從根本溯源。例如節水以及溫室氣體兩大議題,思維改變、技術導入後,有望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
以節水來說,可以看到世界潮流在於發展固液分離、分流的新畜舍建築。這方面台灣仍習慣沖水式的舊畜舍模式,豬糞泡在水裡就會變成汙染源,要用更高成本處理。台灣養豬業如果也跟上固液分流趨勢,大量豬糞資源化,更有機會發展豬糞發酵產業、沼氣產業等。
全世界現代化的堆肥廠會發展3個核心產品,如富含氮的有機肥核心原料,以及透過發酵產生的甲烷發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都在談碳資產,這就是把成本中心的碳轉換成利潤的過程,在這樣的思維下,只要半徑50公里有20萬頭豬,那台甲烷發電渦輪發電機就能產生很多電能。
台中一家漢翔公司生產的沼氣渦輪發電機,使用奇異(GE)的渦輪核心技術,在東南亞的市占率數一數二,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的三菱重工,這是台灣在這領域的成功例子,代表環境控制在台灣產業已經有機會變成核心經濟。
●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 曾德賜
觀察目前農藥發展趨勢,化學農藥已漸漸進步,新型農藥也趨近生物製劑化。
台灣農藥大部分來自進口,而且使用量驚人。3年前印度統計過,台灣農藥用量世界第一,這代表很多根本的結構問題。
農藥殘留量高是制度性問題。舉例來說,台灣有將近4,000-5,000家的農藥店指導農民用藥。但法律沒有付予農業店的指導權限。根據近年國內調查,這些農藥店店主8 成都僅有高中以下學歷,其中還有國小畢業學歷,對於農藥的正確使用方式及劑量了解可能不深。
再者,農藥主成分約350多種,缺乏處方籤系統。雖然在學界已有植物醫學系及植物醫學中心設立,但學校聲音小,如果要徹底解決農藥問題,政府非得推動植物醫學發展及農藥處方籤。
(本文收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5年9月號http://www.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