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國內、外重要經濟預測單位大多認為,隨著2008年的美國次貸金融風暴結束與2010年的歐債危機轉緩,國際經濟將會回溫上揚。不過,令人意外的是,8月11日在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毫無預警大幅調降人民幣中間價政策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最近三年以來最混亂的現象,迄今餘波盪漾,不僅造成各國股價激烈波動,甚至引發部分國家採取貨幣競相貶值,藉以降低對經濟之衝擊。
儘管許多學者專家指出,此次中國大陸調降人民幣中間價政策目的旨在,讓長期釘住美元過度高估的人民幣朝向市場化,除可以透過貶值挽救已停滯的出口貿易,以解決經濟成長下滑的困境外,同時又可加速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之腳步,進而在國際舞台中顯示其地位。然而我們重視的是,隨著近年大陸經濟成長降溫,在採取貶值促進經濟成長的同時,與其貿易往來密切的國家,是否因受到波及而更進一步提高風險。
針對此一問題,日本瑞穗研究所透過貿易附加價值(TiVA)估算結果,南韓、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因大陸經濟成長降溫,而受到危害較重。
此外,美國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派駐倫敦外匯策略全球主管Hans Redeker,依據出口大陸比重多寡或與其出口的競爭加以分析,台灣、南韓、泰國、新加坡、俄羅斯、巴西、南非、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因極易受到大陸經濟成長衰退或匯率變化陷入較高風險,而列為「麻煩十國(Troubled 10 Countries)」。
上述兩項數據似乎說明,台灣經濟競爭體質頗為脆弱,極易受到國內、外環境劇變衝擊,已無異於提高生存發展風險。不可否認,1980年代大陸推動改革開放之後,台灣在比較利益下絡繹不絕前往投資,迄今累計佔對外投資金額的7成,尤其在利用大陸作為生產基地的同時,牽引以中間財或零組件為主的出口貿易成長,佔出口金額之比例高達4成上下,使得近年對大陸出口之增加與否,直接影響台灣經濟成長。
另一方面,則是 1990年代之後台灣產業未能配合國內、外經濟環境劇變加速升級轉型,導致貿易結構調整失衡,使得投資與出口過度集中電子、資訊產業一枝獨秀同時發生,不僅提高台灣產業因應大陸景氣循環調整能力風險,甚至難以擺脫對其產業之依賴。由於台灣國內市場需求狹小難以達到規模經濟,出口貿易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引擎及推動產業轉型之動力,面對大陸經濟劇變之下,台灣如何避免因其景氣循環而陷入風險?我們認為這些包括:
其一,重建經濟自主生存。在台灣經濟對外開拓中,目前最核心的爭議乃為,「全球化」是否導向「中國化」?亦即在推動兩岸兩岸關係發展策略上,落實ECFA後續協議,並非保證未來台灣可以順利加入TPP、RCEP等區域經濟組織,兩岸關係深化對台灣經濟參與國際舞台是「利多於弊」,抑或是「弊多於利」?「中國化」對台灣經濟「全球化」布局是相輔相成,抑或是矛盾對立?若沒有「中國化」,則台灣經濟是否不太可能「全球化」?其所涉及「全球化」與「中國化」經濟連結的疑慮,必須加以釐清,取得其主體性共識基礎。
其二,打造產業自立發展。在台灣產業發展環境上,未來數年最迫切的危機將是,迎接如何連結大陸進行全球市場布局前所未有的機會,以及面對如何提高競爭優勢擺脫新興國家蠶食更加艱鉅之挑戰。亦即在推動台灣產業轉型策略上,除檢視以往出口模式所引發的供給過剩及價格競爭問題外,並非憑藉過去代工化與量產化思維,而是必須整合內部資源發揮產業競爭優勢,同時貼近顧客需求與洞察消費趨勢,透過市場差異與技術領先,讓台灣產業價值鏈在因應紅色供應鏈崛起的挑戰中,找出其價值性優勢地位。
平心而論,現今台灣經濟所存在困境不同以往,過去所憑藉的成長模式已經無法因應未來艱鉅挑戰,尤其面對已日益密切的兩岸經濟整合、產業競合趨勢之下,唯有從加速結構轉骨重建經濟「自主」與不斷創新價值打造產業「自立」中找出生存發展定位,以厚植不被對手打敗的實力,始能擺脫競爭脆弱困境,此乃未來台灣經濟升級與產業轉型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