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韌性都市概念與落實

Foto

●什麼是(耐)韌性(resilience)

 韌性的觀念始於1970年用於材料科學,1980年起逐漸用在災害管理,災害防救研究者開始探討造成災害的原因,也翻譯為「脆弱度」或「致災性」(vulnerability)。1990至2000年,僅談脆弱度不夠,開始談到(耐)韌性,面對災害時能否因應、發生災害後的衝擊能否迅速恢復?從脆弱度到韌性的探討是最近的趨勢,當災害愈來愈多,韌性城市和國土的建構就愈重要。

 受到災害衝擊的社區或社會要能恢復,很多條件在災前就必須建構。例如社會面的韌性,地區受到衝擊後能很快恢復是因為平時已建構很好的社會資源(social capital)。所以不僅災後,必須慢慢從災中、災前、和未來去建立韌性。

 各類型災害、不同層級空間、族群、不同時間階段(如減災、應變、復原重建,或災前、災時、災後)等存在各自的耐韌性。水災和地震的韌性不同,社會與族群的特性與文化也不同。耐韌性具不同面向,包括實質(硬體,如都市空間、設施…)與非實質(軟體,如社會面的社會資本、經濟面的可運用資源,以及制度面的防救災體制等)。非實質面的韌性更為重要,社會中的資源不僅政府,民間力量如何更具體、社會資本如何互相活用?資源、經濟能力和體制如何配合?可以接受未來性、複合性災害衝擊的體系是什麼?從國家層次談的韌性(大尺度的政策)、一直到小尺度第一線的防救災工作,韌性的要求都不同。

 還有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環境變動(環境動態、非平衡)的耐韌性。剛談的規劃是設定某種條件所設計,例如防洪工程依照估計每日降雨量來設計,但現在環境變化很大。以此次廣島爆雨來說,廣島地區從未下過這麼大雨,而日本是號稱防救災的先進國家,還是造成八十多人死亡或失蹤。

 因此永續或氣候變遷的韌性就更加重要,其所談的韌性不只既有經驗下的韌性,而是要能因應未來不確定性和各種可能的狀況,在談永續都市時必須把韌性當成很重要的因素。

 總之,韌性是在環境變動,或外力的干擾、擾動下,尚能維持運作,確保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生命財產,以及都市機能等都能因應、安然無恙;或當都市遭受災害衝擊時,可以盡快回復或具備重組能量、恢復其都市生活的秩序、機能。不僅是維持或恢復舊有都市的系統機能,而且要能夠在未來的環境變動中能夠存續、再生,以因應新的趨勢,是最重要的課題。

●提升、建構韌性都市

 要提升都市的耐韌性,形成韌性都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降低、減少高災害風險、潛勢地區的脆弱度、建構與因應各類型災害的能力。」也就是要規劃、構築能夠適應災害、與災害共存(生)的都市,而不是要營造一個完全沒有災害的都市。其具體的作法可以考慮如:

1. 強化或調整影響都市安全的土地利用(如工業用途)、發展模式:

以高雄氣爆而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是很重要的課題。隨著都市發展和擴張,現在這些都市計劃(體質)若沒有健全,則很難談韌性。這樣的土地利用(例如石化區)到底要不要?甚至整個高雄發展的模式和方向都必須檢討。韌性不僅談救災層次,而是因應變動條件的本質是什麼?

2. 進行地下空間利用的規劃、管制與營運:

除了管線,都市中有很多地下室、地下鐵、地下街等,所以都市規劃不僅談地上,更重要的是地下空間如何使用。營建署應該好好地檢討地下的都市計畫,國外不僅已建置資料,甚至劃分規劃不同層次做不同空間使用。整體地上、地下空間的規劃、法規管理,都應好好討論,都市韌性才有辦法調整。

3 強化對緊急應變(尤其複合型災害)實作的技術、人力等總體能量,尤其是地方政府(縣市)在此方面的能量:

這部份較為緊急,應變單位的能力真的要提升。消防人員受的訓練是消防,因應化學災害時該怎麼辦?雖然有專業的環保人員,但第一線到現場的人員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需要什麼設備?必須強化地方層級的防災能量,災害發生第一線考驗的就是地方的能力。災防工作應該由地方要先扛起來,美國雖然有FEMA,但災防應變也是從town、county、state最後才到FEMA。

4. 強化因應未來複合型災害、氣候變遷(如都市水災)之統籌、參謀單位(平台)→中央與地方的災害防救辦公室:

除了第一線的同仁,統籌協調單位也相當重要。美國FEMA和日本的災害防救大臣就是這樣的平台。地方的統籌單位也很重要,依國內目前體制,地方政府也有災防辦公室,若地方首長重視,會特別指定一個人專門負責防災工作,但多數則交給消防單位去做,事實上災害防救業務不僅是消防更包含統籌很多事情,因此這樣的平台或統籌單位非加強不可,不能只做半套。

中央的災防辦公室僅一些同仁和一位代理主任負責,我認為至少需要有一個全職、全責的政務委員來擔任。日本的防救災大臣就是專管防救災事務而不是兼辦。過去一直把災防辦當作行政院的幕僚單位並不妥當,災防辦應屬於參謀單位,要真正能做事情,必須給足人力、專業和預算。

5. 研製與公開高災害潛勢、高風險地區的相關圖資,提升全民對於風險的感知:

韌性是要讓高風險的脆弱度減少,但哪些地方是高風險、高潛勢的地區,若不公布大家都不知道,不瞭解就容易錯誤開發。這些資訊公開雖有很多人會反對,但這是走向韌性的必經之路。

6. 建立全民(中央、地方、民眾、民間組織、企業等)因應災害的體系:

防災不只靠政府或專家,必須全民動員,包括民間組織、企業等,要做很多基礎防災認知、教育、價值觀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