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後,伴隨著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組建,「一帶一路」來勢洶洶,儼然成為中國從區域強權邁向全球強權、用來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利器。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打的算盤,首先是運作本身雄厚的基建實力,切入沿線國家的基礎建設,而中國近年力推高鐵外交,在沿線國家爭取高鐵訂單也就成為「一帶一路」的重頭戲。
但是計畫改不上變化,進入實踐階段,中國才發現與原來構想有所落差。中國要藉著「一帶一路」將國力延伸到海外,最近就被狠狠地潑了兩桶冷水,也預示著未來該戰略在執行上將是荊棘遍地。
第一個是印尼高鐵項目。這條從雅加達至萬隆,長度僅約台北至苗栗的高鐵,日本已在該項目規畫了5年之久,但印尼總統佐科威去年上台之後,調整了政策,使日本方案出局,今年3月佐科威訪中時更與習近平就高鐵合作達成協議,中國在該高鐵合約看似手到擒來。
然而接下來中日兩國不斷殺價競標,還各自派出特使前往印尼遊說,最終印尼乾脆兩邊都不得罪(實際上卻是兩邊都得罪),取消了高鐵項目。中國在印尼高鐵這個樣板項目上折翼,可說是「一帶一路」開局不順。
事隔一周,類似的劇情再度上演。由中國承建,原定9月上旬簽約、10月動工的中泰鐵路,泰方突然在簽約前夕變卦,可能延後至明年7月才動工。延期的官方說法在於雙方對成本、融資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磋商,但實際上與日本介入搶標恐脫不了干係,中方能否順利搶下仍有諸多變數。
「21世紀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情況複雜,加上中美強權在此較勁,推動上較「絲綢之路經濟帶」難度更大。值得注意的是,自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後,外界看中國與東協關係是日趨緊密,如今在推動「一帶一路」上卻不斷碰壁,未來在情勢更複雜的南亞、中東地區,恐怕只會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