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立竿見影 挽住信心

Foto

一個月前,有位報社記者提出了個問題,他問:「挽救當前經濟,是否有短期立竿見影的政策?」筆者當時認為,經濟尚未惡化到一定程度,故和多數專家想法一般,短期並無特效藥,而且會帶來若干後遺症,故應以中長期的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為主。但隨著出口的連七個月下降,主計總處大修成長率至1.56%,甚至陷入保一的疑慮,再加上大陸引發的股、匯災,造成民眾的恐慌。因此,筆者認為若干中短期措施也有其必要,否則經濟成長就像自由落體一般,由保三,保二至保一,民眾信心也會鬆動,一旦民眾信心動搖,消費趨於保守,將對經濟成長帶來反效果,惡性循環下,經濟的成長就更形悲觀。因此,透過短中期的刺激,挽回民眾信心,穩住消費,使民眾有信心,才能耐心等待經濟復甦的曙光。

 至於有哪些可短期奏效的政策?

 第一,公共建設的加速推動:若干進度落後的公共建設,可以透過罰款、道義說服及人力投入的增加,使其掌握進度,發揮刺激經濟的效果,當然,鬆綁法規開放壽險投入公共建設也有其必要。

 第二,觀光客對經濟效益的加值:隨著觀光人口的增加及開放大陸自由行人數的提高,除了觀光局的優質行程外,政府應規劃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明華園、霹靂布袋戲於北/中/南/東設立固定表演的「定目劇場」,並列為陸客團客來台觀光的必要一站,定目劇場的規劃不但帶動文創產業的發展,也可創造更多的消費效益,這遠比在夜市逛街可以增加更多的消費。同時,經濟部可在定目劇場附近規劃MIT名品城,販賣台灣最具代表性的3C、文創、小家電等商品,擴大觀光的效益。

 第三,聚焦出口目標市場:隨著大陸經濟下滑,東協國家的開發就相當重要,台灣在東南亞有不少華僑、僑生、外勞、外配均是可以運用的管道。其次,中小企業對海外市場較陌生,缺乏管道,經濟部應編列預算針對目標市場的退休官員、會計師、律師、公協會專家,邀請他們前來台灣舉辦說明會,由政府補助中小企業廠商參加,使其了解拓銷市場的概況、SOP,當可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購物相當發達,可以由政府結合當地購物台,或買下購物頻道,推廣台灣的中小企業精品。當然,電子商務平台結合中小企業主,推動跨境行銷。這些措施需要投入資源並不多,政府應可以立即行動。此外,長期而言,透過專業貿易商、大貿易商協助中小企業拓銷,也值得了解其可行性。

 第四,針對中低收入提供消費券、食物券或牛奶券:過去的消費券以全民發放,所費不貲。但如果縮小規模,祇針對中低收入戶發放,或發放食物券,對商業的消費及信心的提振不無小補,且可使中低收入戶有感。

 第五,法規鬆綁是低廉的政策工具:各部會應檢視現行法令,看看哪些鬆綁可以立即帶動商機,但不是為鬆綁而鬆綁,而是應針對消費促進或產業升級的整體目標而鬆綁。例如壽險基金投入公共建設、長照服務,醫療觀光簽證的快速發行及人數增加(稽核的配套也不可或缺),國營事業增加一定比例的研發投入等。

 第六,協助風暴受難國的出口融資:當前歐洲受金融風暴重創的國家對若干優質平價的民生必需品仍有需求,但貨款回收面臨不確定性,如能協調輸出入銀行的出口貸款保險或出口融資協助,可以開發東歐及西歐風暴受難國(如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或可發揮一定的效用。

 在當前耳語頻傳,民眾信心脆弱之際,除了中長期產業升級、結構調整方案,也須有若干救急、立竿見影的措施,穩住民眾信心,才不致因恐慌而減少消費,才有耐心等待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