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獲利引擎變地雷

Foto

今年5月,隨著銀行公會公告銀行承作TMU(金融商品行銷)的自律規範,沈寂一年的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外匯)業務瞬時間復活。事實上,這份自律規範的內容,可說是金管會、銀行公會與銀行業者,費了整整將近1年的工夫共同擬訂的,銀行業者當時也一致認為,這份自律規範已相當程度反映了金管會保護投資者的意志,銀行依新規定來承作TRF業務,應再無問題。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好光景並未持續多久,就在不到3個月時間之後,8月上旬人民幣匯率連3日重貶,不僅TRF投資戶哀鴻遍野,金管會鑑於一時之間客訴爭議實在太大,只得重新召回業者訂定TRF的新遊戲規則。

 為此,不少銀行業者私下頗有微詞,私底下批評這形同主管機關「朝令夕改」,明明自律規範是金管會研議了1年之久才出爐,內容清一色都是金管會的主張,但如今因為客訴爭議在人民幣重貶之下爆增而再度調整,正因為如此,在金管會召業者前來討論的首場會議裡,幾家大型銀行才大表不滿。

 一位曾參與開會的銀行主管指出,當時,金管會一度要求銀行業者比照授信業務:「TRF業務也要進行提存!」但馬上就引起銀行業者的反彈,畢竟這並不是授信業務,而是與手續費相關,提存不知從何而提,再者,即便是提存:「也應該是銀行為了支付上手銀行的賠付金而作準備,怎可能是為了『幫』客戶賠錢而提存?」銀行業者比喻,這就好像當年的卡債風暴一樣,只要一碰到民怨,主管機關的立場與原則變動,就沒有止盡。

 儘管,上述受業者群起反彈的措施並未納入新版的TRF自律規範,但另一方面,金管會仍堅持通過包括承作門檻提高、年期下降連帶最大損失上限也跟著下降等新措施。平心而論,金管會在客訴爭議之下再度翻盤,固然不無議論的空間,也令外界懷疑金管會對新政策的提出,是否真正經過深思熟慮,但就業者而言,面對TRF受匯率、經濟等整體大環境變動挑戰的風險加劇,銀行或許應該思考是否在擴張該業務時,更需要「停看聽」。

 舉例來說,上個月已有金控在法說會上坦言,金控獲利減少的一大主因,就是TRF今年幾乎都被停辦所致,由此可見,水能載舟也能覆舟,TRF業務或許一時之間是獲利的主力引擎,但在資本市場瞬息萬變,以及主管機關監管措施也隨時在變的當下,主力引擎一夕之間逆轉成為地雷,也未嘗不可能,於是導致金控或銀行的獲利,出現暴起暴落,這對以追求營運穩健為本的金融業而言,並非好現象。

 銀行固然不應只固守授信業務,多開發手續費收入來源,絕對是正確方向,但在開發多元化業務的同時,也得考慮大環境的挑戰,並不宜過度重押在某些業務上。面對TRF,不論是市場環境、政府監理態度,不確定性越來越高,金融業者是否應開始重新思考推展這項業務的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