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琅琊榜與平反

Foto

大陸連續劇《琅琊榜》雖然已在去年10月中旬播畢,但兩岸討論度仍高。這齣戲的時代假設在南朝梁皇武帝蕭衍主政之下,除了蕭衍確有其人外,劇情與人物皆為創作。

 這部戲之所以受歡迎,除劇情緊湊、顏值高,服裝與畫面皆美等製作精緻的理由外,劇情核心「平反」,更是激動人心,莫怪乎在大陸成為夯劇!

 沉冤待雪是構成戲劇情節的重要主題,從京劇《烏盆記》、《六月雪》,到台灣鄉土傳說《林投姐》等,待真相大白之日,壞人受懲罰,好人洗盡冤屈,正義獲得伸張,真是大快人心!然而在現實上,許多含冤莫白的人,就算死後也未必獲得平反,此類戲劇受到歡迎,大概也有觀者的投射在內。

 中國共產黨建政67年,政治鬥爭從未停歇。從共黨核心幹部、知識份子、鄉紳地主到無辜被牽連的廣大民眾,很多人心裡都壓抑著一個血淚故事。在四人幫倒台以後,共產黨為回應黨內外的壓力,並藉以清除四人幫羽翼,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糾正」對彭德懷、薄一波、楊尚昆等所作的「錯誤結論」,至1985年,根據新華社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共平反糾正約300萬名幹部的冤假錯案、47萬餘位共黨黨員恢復黨籍,「數以千萬計的無故受株連的幹部和群眾得到了解脫」。

 縱使大陸的官方喉舌單位認為數千萬計的群眾已得到了解脫,但是仍有一長串名單未獲得平反。迄今,因不白之冤而被捕、被終身監禁,時時在大陸發生,這種動輒得咎的心理壓力,誰能倖免?

 此劇亦令我聯想起佛教殊勝的懺文《梁皇寶懺》,即為蕭衍為超度皇后郗氏,令誌公禪師摘錄佛經而成。修行者如能依此懺文對往昔所做諸惡業,慚愧懺悔,並檢討改過,必能消除業障,增長善根,身心清淨,吉祥平安。就政府而言,如果不能面對錯誤,向人民道歉,還給他們一個公道,施政將永遠受到懷疑。

 在台灣,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經過40年後,政府藉由建紀念碑、立法完成賠償條例,平反當年的受害者。但因國民黨處理得太遲,迄今仍有罵名。

 在大陸,要中共向人民道歉,大概是天方夜譚。只能說,幸好還有戲劇,而戲劇反映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