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台灣今年農曆年後的轉職潮,是10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86%的上班族計畫轉職。照理來講,這應該有助於招募主管找尋人才。但同時間一個令人吃驚的數據顛覆這個想像:近六成的招募者表示找不到人才。而且這個現象正逐年上升。讓問題更嚴重的是,台灣專業人才外移占總外移人口61.1%,高居全球第一。
人才數量減少,但企業成長壓力不會減少;在台灣,一家健康的企業,每年需要平均成長4~6%。這一來一往下來,CEO的肩擔只有越來越重。而當「找人才」已變成CEO頭痛的課題,這儼然超越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的層級,而提升到商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層級。
人才數量短缺的延伸困境,是找不到對的(理想的)人才。愛德曼去年針對50人以上的企業人資經理初步訪查,發現半數以上的HR面臨兩種問題:第一,薪水已經不足以吸引理想人才:近年上班族的理想職涯條件朝多元化發展,只為了加薪而加盟的員工,往往待不久。第二,對的時機與對的人才:這是人資最常見的無奈:適合的人才往往不感興趣,反過來說會感興趣的常常不是對的人才。
換句話說,一味強調職缺的薪資條件與福利,已不能滿足招募需求。美國商會一項報告更令人心驚,半數以上的美商表示無法在台找到理想人才。如果連給人印象待遇、發展都較優質的外商,都面臨這種困境,那本土企業的招募問題只有更嚴重。
那究竟理想人才到哪裡找?答案就在魚最多的地方─社群媒體。在台灣,指的便是臉書─超過1,700萬用戶,其中30歲以下幾乎是100%的使用率,每人一天至少掛網三至四次。這比一則電視廣告被看到的機率還高。伴隨著這個趨勢而生的「社群招募」(social recruiting),近年已是歐美企業的重點招募管道。
反觀許多我們訪問的人資部門承認,問題出在台灣企業目前的招募管道,無論企業官網或求職平台,能夠接觸到的人才族群越來越有限。
當然社群媒體不僅做到量,更是質,即針對性篩選的功能。臉書可就各種粉絲團、職業、興趣領域等,加以分析與個別鎖定與吸引,比起傳統的求職平台更能找到對的人投遞履歷。這需要更策略性的操作,從貼文活動的內涵、風格、形象等加以設計,絕對不只是有什麼貼什麼。招募主管須進一步思考企業願景與文化,工作環境氛圍等。與其主打薪資條件與公司福利等「理性」訊息,不如創造有溫度、軟性、故事性的「感性」內容。畢竟很多科學家已證明,人是感性而不是理性的動物。因此,社群招募第一個前提,是不只獲得認識,更要贏得求職者的認同。
另一個前提,是企業溝通的形象與定位。以人才變動劇烈的金融產業為例,為了找FinTech人才,銀行必須在形象上轉型,才有機會與講求速度與數據的「泛資訊」人才溝通。這好比廣播FM、AM聲波,波長頻率要對,才聽得到聲音,搭得上話。根據LinkedIn於2015一項統計,超過70%的求職者都屬於沉默被動的人士,因此要網羅這群潛在人才,需先拉近與他們的溝通頻道。
2016年,社群招募無疑是人資長乃至CEO,都急需認識的關鍵字。這一切需要企業提高招募活動的經營層級,投入更多資源幫助招募主管來操作社群媒體,並找出企業核心的形象與溝通訊息。年後找人才是一個契機,CEO可藉此重新思考未來一年的招募策略,包括3、4月後的校園招募等年度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