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選前宣示將致力發展綠能科技、智慧機械、生技醫藥、國防產業及物聯網等五大產業,從其近日馬不停蹄的產業之旅,聽取各方建言,顯示其選前的承諾非僅是口號而已。
對於運用政府資源來發展特定產業,經濟學界向來有不同的看法,姑不論政府該不該,能不能這樣做,為掌握產業政策的成效,政府起碼得有這五大產業的相應統計才行。但現在有這五大產業的統計嗎?當然沒有。
對政府統計稍有涉獵者都明白,我們目前每月發布的生產、營收、就業、薪資或每季發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皆是依循「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我們可以自其中查得紡織、成衣、化學材料、電子零組件、住宿餐飲、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統計,但並沒有蔡主席所提的這五大產業。
若政府沒有常規的五大產業統計,那執政者如何檢驗產業政策執行的成效?總不能偶爾高興的時候發布一下,碰到有成效的時候發布一下,而在景況差的時候就避而不談吧!如果沒有常規的統計發布方式,非但執政者難以掌握施政成效,也將引發外界的疑慮而重創政府形象。
近期新執政團隊提了不少產業願景及政策工具,例如要成立「類主權基金」投資五大創新研發產業,然而,如今非僅這五大產業沒有標準定義及分類,就連台灣一年投入新創研發事業的資金有多少也沒有常規的統計,只有東拼西湊的數字而已。這樣行嗎?當然不行。
史學家黃仁宇認為中國歷朝財政經濟之所以崩潰,至終導致民怨而覆亡,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數字管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顧志耐(Simon Kuznets)在追查193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原因時,也赫然發現統計的貧乏與不精確是重要原因。即將執政的蔡英文主席在產業之旅,宣示相關政策之餘,也應該把這個統計缺口補齊,否則難免重蹈歷史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