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剛結束,眾多新品中就以華碩的居家機器人Zenbo最令人驚艷,尤其是當Zenbo對蔡英文說:「我長大想跟蔡總統一樣當總統」時,引來現場笑聲連連,不過這背後有關AI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卻是就業市場不能等閒視之的一大威脅。
最近運用人工智慧最火紅的產業,當以基金理財為大宗。有統計指出,美國人現今使用機器人擔任理財顧問的資產約有1.8兆美元,而資誠預估到2020年全球財管市場規模約101.7兆美元,其中將有近半數資產人士要靠機器人幫忙理財。
當全球都為低成長所困時,機器人理財市場逆勢快速成長,卻讓過去高薪一族的基金經理人可能飯碗不保,連基層理專就算考了再多職照都可能無用武之地。FinTech時代來臨,金融界找人才,程式設計師變得比理專更搶手。
這波運用電腦理財的風氣大開,除了因科技的發展漸臻成熟外,金融海嘯之後,市場進入負利率的微利時代,投資人風險意識抬頭也助漲了此波風氣的盛行。再加上好萊塢電影中,一幕幕瞄述基金經理人自己過著奢靡生活,卻敗光投資人資產所留下的鮮明印象,也讓人對那些華爾街金童開始另眼看待。而國內號稱規模逾兆元的TRF事件,更是投資人慘痛的教訓。有某公司董娘在賠了大錢後戲謔的說,「我的理專不是人,我現在都靠電腦投資操作。」事實上,他個人改用電腦操作至今,績效也是普普,但是管理費更低,又電腦的停損機制也讓他覺得不至於血本無歸很有安全感。
巴菲特曾說,投資贏家就是要戰勝貪婪及恐懼, 此一道理股民皆知,但是知易行難,至今股神還是只有一人。交給電腦操作,少了人性作祟,真的比較厲害嗎? 曾經有靠計量模型操作而拿下年度同類型基金績效第一名的基金業者在受訪時指出,他們只做二件事,一是模擬一家公司的『合理價值』(fair value);二是用模型跑出1家公司未來12個月的獲利變化預測。並依此做為評估公司是否值得買進的依據,僅此而已。
電腦擅長計量分析是優點,不過當採用者愈來愈多時也可能催化出助漲助跌的效應,像2010年美股曾出現道瓊閃崩千點走勢,以及去年台股出現單日逾二百點以上的重挫,都是電腦啟動程式賣壓惹的禍。這也凸顯出電腦投資雖具有理性的特性,但有時也會因無情而錯殺。
無論如何,隨著人工智慧愈發達,運用電腦操作基金及股票的趨勢將會愈發達,只是要把辛苦累積的資產交由電腦管理?還是選基金經理人操盤?在邁出投資的第一步時,終究還是必需由人來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