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企業才是拚經濟的主角

Foto

全球經濟低迷已久,台灣經濟也悶困多時,如何振衰起弊,一直以來都是最被關切的議題,而各國政府往往一肩挑起振興經濟的任務,也都被人民殷切期盼,但見各項振興方案一再出籠,尤其「印鈔救市」最受青睞。可是,全球經濟不但不見回溫,還向下沉淪,原因何在?

 其實有識者早就指出「錯誤經濟觀念的灌輸」就是問題所在,畢竟「人者心之器」,人的行為是受觀念帶動的,而由政府擔當「拚經濟、救經濟」主角的觀念,自1930年代以來,就不斷被灌輸到地球人的腦中,如今可說已是根深柢固。哲人告誡我們:「根植一個觀念不容易,但觀念一旦形成,要將之刨根更不簡單,何況我們沒有知識麻醉藥。」真是一針見血,不過,雖然萬般困難,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還是得導正。那麼,究竟是什麼錯誤觀念,又該如何正確認知?這本愛德華.康諾(Edward Conard)在2012年出版的《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早就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明路。

 作者是以世界首強美國過去25年繁榮為例,找出維持這麼長期繁榮的主因,亦即,做對了什麼?作者認為「生產力的提升」最為關鍵,而美國靠的是網路的發明,拉大它和其他先進國家的距離,「投資於創新」就是祕訣,必須把稀有資源從生產當下的消費品,移轉到蒐尋與執行創新點子上,除了一般大眾了解的(有形)人力資本外,將無形資本包括在內的「智慧」資本更重要。作者特別強調「過時的會計方法加上存活者偏誤,將創新的投資費用化而不是資本化,掩蓋了投資和創新之間的連結,尤其是失敗的成本。這會讓人誤以為創新不需要大量投資,會從規律的業務流程隨機產生。」

 所謂的智慧資本包括人力資本、結構(組織)資本和關係資本,結構資本又可分為基礎結構資本(組織運作機制、知識庫)和創新資本。作者指出,為什麼美國利用網路提高生產力的效果,比歐洲和日本更好?這些國家也都具備相同的科技、擁有教育程度相當的勞工和投資所需的資金,卻只有美國創造出谷歌、臉書、微軟、英特爾、蘋果、思科、推特、亞馬遜、eBay、You-Tube等企業,歐洲和日本幾乎沒有貢獻。

 答案就是「網路的發明拉大了它和其他先進國的距離」,這是「靠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風險性投資,來找出未經證實的創新;必須靠有才幹的員工拿一生一次的珍貴職涯,冒險投入這些努力當中;要靠投資人延遲消費來擔保風險。」亦即,企業與經濟體把資源從「生產消費品」轉到「投資於創新」。美國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資訊科技同時提高了最有才幹員工的生產力與無形投資的價值。由於勞力重置成本與邊際稅率較低,讓已經很高的投資報酬率更加擴大。這增加了成功的機率,也加深了他們的恐懼──沒有承擔風險就很可能失去地位,提高了他們承擔風險的誘因。

 勇於承擔風險,讓一些企業內部成了營造出寶貴人才的訓練場地,例如微軟、谷歌、臉書等公司,他們在不斷增加的創新之後再強化這些成功。這些企業不但訓練出國家需要的人才大軍,也刺激投資人和有才幹的創新人才複製、擴大他們的成就。缺少類似成功經驗的歐洲和日本在這些新興機會上被判出局,讓他們的投資人與有才幹的員工因此蒙受損失。

 作者提出的「創新救經濟」,看似稀鬆平常,其實是將重責大任置於企業而非政府,要企業提升智慧資本、勇於承擔風險、終而創新,至於政府的印鈔救市、量化寬鬆,作者認為只會引發通貨膨脹,不能增加投資,而政府振興經濟政策更只會留下天文數字的帳單,政府大興公共工程,是舉債消費,不是舉債投資,政府的社福、健保等所得重分配政策是道德辦法,不是經濟對策,政府幫助窮人應是投資而不是慈善,應讓窮人找回尊嚴、厚植人力資本。

 作者以個人投資和經營企業多年的經驗,率直地指出,當前各國的復甦經濟手段,往往摻雜了道德因素和利益團體的介入,加上不盡責的公務員(監管機構以及執政者),誤信了不再適用的經濟理論,或是見樹不見林的經濟分析,導致善意卻得到惡果。

 政府的職責不在於管控經濟,應在創造並維護一個公平、公正、安全、和諧的大環境,在國防、治安、法治上戮力,做個公正無私的裁判。已故的前美國總統雷根說的好:「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